新加坡教育网

全面解析2020年新加坡GCE A-Level GP 作文

2020-11-09 15:23    阅读量:2258

1. How reliable are statistics as a guide for planning the future?

统计数据是否可信,能不能被用来计划未来?

这道题我们可以从数据本身的可信度入手,也可以从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来考虑。数据本身总是听起来冷静而客观,但这种中立性也让数据容易被操纵或是篡改,大家可以想想是谁取得的数据,他是否有虚报,伪造的动机?大家也可以从数据的笼统性来考虑(aggregation),有时照顾了一片森林可能意味着忽视了一片独特的叶子,数据的客观性是否能够预知个体的不确定性?在大数据的年代,把每个活生生的个体用冰冷的数字,代码,数据来代替是否完整?此外,还有未来的不可知性,我们过去的预言是否成真?未来是否一定重复过去的规律(validity of data extrapolation)?

另一方面,人们少有生活在当下,这可能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人们不能停止计划未来,那么数据是不是我们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如果数据都不可靠了,那还有什么能更可靠呢?相信学H2数学的同学都学过统计推断(hypothesis testing),大家也可以想想统计学本身是不是也有避免错误还有校验的机制?总体上来说,我估计这道题不会有很多考生作答,一般关于数学/统计类的题目都不受欢迎,这点也让剑桥阅卷人很费解,因为基本所有的新加坡考生都学数学,而且整体来看数学也是大家掌握最好的科目,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在GP里写数学相关题目。大家学的数据分析类的知识都是答GP题目的好材料,这道题也表现出其实大家都有相关的知识和例子,缺的是批判性反思的能力。

2 . To what extent is human life ingeneral about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个体生命(的价值)总体上说还是关乎适者生存,你同意吗?

达尔文主义(Darwinism)是著名的生物学理论,它解释了生物的进化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虽说达尔文主义作为生物理论被广为接受,但其能不能被用到更广泛的社会或是道德层面值得商榷。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是一个很受争议的理论,是说个体生命的价值差异,社会不平等也能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来解释。

要回答这道题,大家要思考为啥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它的吸引力,甚至说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科学性。社会经济资源永远有限,每个人生来也有不同的才能,智力,体力,社会达尔文主义看似提供了一种分配资源的办法,让大家去竞争,优胜略汰就是最自然,最不可否认的结果,可能一个文明的兴盛必须要淘汰没有才能,体力欠佳的人。在今年的疫情之下,各国都在讨论有限的医疗资源该如何分配,群体免疫是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断被提及。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基本没有政府会直白地说其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虽说有些国家实际上遵循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政策。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是个残忍的假设,个体生命的价值由基因决定,也就是说个体境遇的不佳怪不得旁人,社会底层的人们只能默默接受被淘汰的命运,而上层人士也觉得自己优越的条件全部靠自己奋斗得来,赢得体面,精致利己才是成功的标签。社会达尔文主义可能会加重社会等级的分化,阶级的冲突,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再回到个体生命价值的问题,到底是众生平等还是优胜略汰?成功是个人的努力还是碰巧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做了合适的事?强者对弱者是否有道德责任?这些都是我们在答这道题时需要考虑的。

3. ‘Individuals achieve sporting success, not nations’ Discuss.

个人取得体育赛事的成就跟他/她的国家无关,你怎么看?

GP一般每隔一两年会出一道跟体育有关的题,但从不仅仅只问体育运动本身,而是将体育和政治,意识形态或者资本相结合,想考察大家发散思考的能力。今年的这道题相信对有准备,对体育感兴趣的同学来说不难,特别是在中国国内环境长大的同学来说,体育赛事从来都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国家荣誉和意识形态优越性的象征,甚至还有好几个国家通过体育取得外交上的成果,所以把体育赛事的成果完全归为个人的成就是有些狭隘的,相信这些论点也不难想。

但大家也要思考个人主义的兴起,有些人觉得体育赛事是个人的荣誉,毕竟个人经历了艰难的训练历程好不容易取得了成绩。大家也可以想想将体育比赛的结果和国家容易链接的阴暗面,运动员是否被集体“利用”,得了奖牌后就被丢弃?将个人体育赛事上的成就和国家荣誉联系起来是否理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运动员可以为别国的俱乐部效力,在赛场上谈国家是否还有意义?如果总是把个人比赛成绩和国家意识形态或是政治立场相结合是否玷污了竞技比赛的精神(sportsmanship)?

4. ‘We shape our buildings, but then our buildings shape us.’ To what extent is this true of your society?

我们建造了建筑物,而我们的建筑又进而塑造了我们,你所处的社会是这样的吗?

每年GP的十二道题中有且只有两道题目会询问考生自己的社会,大家可以写新加坡,也可以写中国,取决于对哪里的了解更多。GP的题目喜欢关注传统X(traditional X),这些年就已经考过传统建筑,传统婚姻,传统小吃等等,这道题又再次问了传统建筑,有相关知识的同学应该是少数,但少数人的答案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而且阅卷人往往来自人文科目,所以对当地风土人情,怀旧思绪,文化建筑往往很感兴趣。这道题的论点应该不难想,难的是如何区分不同的角度,大家可以从建筑本身入手,建造的年代,历史背景,还有它的象征意义。大家也可以思考建筑的社会意义,它们是否决定了一方风俗,让不同背景的人们认识彼此,创造共同的回忆等等。大家一定要有具体的例子,最好不是特别有名(尽量别写游客聚集地),但又很重要的建筑。

这道题的反面可能不是很好想,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不同意这句话,我们需要思考为啥建筑没能塑造我们,而不是列个单子去讨论是政府/意识形态/教育/经济发展塑造了我们,这样就跑题了。建筑没能塑造我们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比如说我们的社会不够尊重传统建筑,为了经济发展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现代化的街道成了没有回忆的机械森林,或者说有可能人们完全反对某些建筑所代表的价值观,不愿跟某些建筑有所瓜葛,又或者说人们缺乏欣赏建筑,了解背后意义的能力,没有意识到这些建筑的可贵等等。

要准备此类题目,大家要了解的是往往有形的(tangible)地点或者建筑有着无形的(intangible)益处,除了建筑物外,大家也可以想想广场,公园,纪念碑,博物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GP考试的关注点。

5. To what extent can any society claim to be great?

一个社会能不能自称伟大?

一道隐约受特朗普启发的题目,他2016年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让人记忆犹新,但实际上很多执政党都希望自己的人民觉得身处的社会,历史还有文化很伟大,在人类文明中独树一帜,不容侵犯,最好是比其它社会都强,这种偏好跟人性还有社会关系有关,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国家还有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时我们需要假设自身的优越性来逐步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学会和外界相处。对国家文明的认同和自豪感也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对历史的反思,增强国家的团结等等。

而这道题的反面相对不那么好写,大家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国家还有文化自豪感的问题,有没有可能一个社会的“伟大”与其本身关系不大,而是多文化共同融合的结果?一个人可以伟大,但一个社会究竟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可以被称为伟大?有没有可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自称伟大是对外界无知的象征,对身处社会不加批判的接受?自称伟大是否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大家也要小心can(能)和should(应该)的细微区别,这道题注重的是能不能自称伟大,大家可以引用一些应不应该自称伟大的论点,但落脚点应该在一个社会本身的特点,能力,特点还有影响力上。


全面解析2020年新加坡GCE A-Level GP 作文


6. Examine the view that the scientist is concerned only with knowledge, not morality.

科学家们在乎的是知识,而不是道德,你同意吗?

这是一道相当标准的问题,很多初院可能都会帮大家准备这道题,很多考生也都有所准备,写这道题的也不在少数,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写的人多的题目往往不好拿分,因为竞争也更激烈。改了很多类似的答案之后,阅卷人也成了相关问题的专家,改多了还能看出好几个例子或者论点总在答案中出现,从而写进阅卷报告中抱怨说新加坡学校又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背标准答案而不是自主思考。剑桥往往强调个人独到的见解,在这道题中脱颖而出不容易。

为了答好这道题,大家要小心不要列单子,给一堆科学家们如何不道德的例子,或者法律如何惩罚无良科学家的案例,而没有具体的分析,高分答案要从一定的高度去探讨科学知识和道德的关系,获得知识的同时需不需要考虑道德的约束?为了科学的进步,道德是否可以被暂时搁置,或者必须被搁置?科学知识和道德哪个更长远,或者说不易改变?人类社会到底是应该向前发展还是保护已有的道德秩序?这样来看,这是一道相当开放的题目。

在说科学家们都相当在乎道德的时候也要给出原因而不仅仅是例子,在乎道德可能是由于严格的法律,科学家社区内部的约束等等,我们甚至可以想想科学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对道德水准有着很高要求的精神追求,要求科学家们诚实,谦逊等等。

7. Given greater level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ow necessary is it for countries to engage in the arms trade?

在国际合作的大环境下,国家间的军火交易还有必要吗?

几乎每过几年,剑桥就要出一道跟军事有关的题目,我当年就考过政府要不要把有限的预算花在军事建设上,任何与军事有关的题目可以归类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抉择当中,但今年这道题不仅仅是问一个国家的军事建设,而是具体询问国家间的军事交易。大家选择这道题的时候要有具体的例子,最好是最近这几年发生的军火交易,除此之外这道题的论点并不难想。在你看来,这些军火交易是政治互信的产物吗?这些交易加强了盟国之间的关系吗?会加剧地域紧张的局势吗?

大家要特别注意这道题强调我们生活在国际合作的大环境下,这个算是题目的给定条件,大家不必花时间否认,或者去辩解说当今世界各国都各干各的,并没有什么合作,这样写就跑题了。大家要以全球合作为假设仔细分析全球化的特点,全球合作的特点,或者说军事合作是不是也是全球合作的一种,以便更好贴近这道题的要求。

8. Should politicians pursue the popular viewpoint or their own convictions, if they conflict?

当群众意见和个人信仰冲突时,政治家们该如何抉择?

又是一道相当标准的题目,学过O水准的同学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强调领导能力,一个合格的领导人要有勇气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并在艰难时刻果断坚决忠于(自己所认为的)对一个国家最终利大于弊的决定。这一方面的论点和例子可能不难想,但大家答题时也别光顾着默写O水准国民教育的内容,也要对这些理论有个人的见解,最好不要一个劲写新加坡领导人在过去是如何做了正确的决定,这在我看来是缺乏批判思考能力的典型表现,最终分数并不会高。

要回答这道题,大家要思考群众意见有没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有可能,为什么错?群众和领导人的区别在哪里,领导人为什么正确的可能性大(或者说小)?我们也可以想想就算群众意见最终证明是错误的,政府需不需要尊重群众的意见?民主是否有自我修复的特点?还是只会一步错步步错?独裁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甚至我们更近一步想,有知识,有能力,并且为了国民利益奋斗终身的独裁好不好(GP大概二十年前考过此类题目)?这样伟大的政治家是否存在?他们是否可以放下自己的利益?这道题鼓励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9. ls modern technology a benefit or a threat to democracy?

现代科技对民主的进程是有帮助还是有害?

又一道貌似受特朗普启发的题目,毕竟美国2016大选他的胜利跟脸书,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s)脱不了关系,这道题需要大家对民主的要求和现代科技/社交网络的特点有深入的理解。当下舆论的焦点是美国几大网络公司是否已经形成了新世纪的独裁,脸书,谷歌,亚马逊还有苹果这四家公司的算法比政府更熟悉每个人的个性,每天的行动轨迹,还有大选中可能投出的票,如果这四家公司利用现代科技干预大选,引导群众的政治意愿,这对民主肯定是一次打击,科技手段增加了选举作弊的可能性,也方便了社会上层控制选情的野心。不过大家需要思考的是这些问题源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origin),还是说科技只是被少数人利用?(instrument)

但我们也需要知道民主的进程可能缺少不了科技,社交网络让人们更加方便参与政治讨论,了解时事政治,接受不同的观点,甚至现代科技让理想民主(direct democracy)渐渐成为现实,而不是现行的代表性民主(representational democracy)。这道题需要对科技和民主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要结合当下时事,除了社交网络外,尽量多写一些科技,甚至可以对未来有一些合理的想象。

10. ‘An appreciation of music is vital for a fully roundededucation.’ How true is this of your society?

对音乐的欣赏是均衡/全面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你所处的社会认可吗?

这道题可以归类到“无用”知识该不该学的框架下,除了对音乐的欣赏,出题人还可能考察对艺术整体的欣赏,对艺术史的学习,对文史哲的理解等等,答这些题的思路有共通之处,都是在反思教育的目的,还有教育跟实际生活中经济发展的关系(pragmatism)。前两年考察了音乐对国家认同感的意义,而今年再次出了音乐对教育的意义,可能会吸引有相关社团活动经历的同学。

在答这道题时,大家要对均衡/全面教育有自己明确的定义,不能含糊盖过或是统称“什么都要学”。教育只是为了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工作吗?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算受过教育吗?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向前看还是传承经典?教育应该有既定的目的吗?是该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经济所需的人才,还是任由他们个性发展?任由个性发展现实吗?想要准备全面素质教育这个主题的同学可以思考这些问题。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道题特别询问了你所在的社会,答题的时候要明确突出自己的社会是哪里,可以写新加坡也可以写中国,但需要注意所描述的社会要有合理的独到之处,不能适用于所有社会,如果一篇文章写的中国社会貌似也在说日本/新加坡/英国,那这篇文章的得分不会高,如果所描述的中国不是很可信,让阅卷人觉得没有具体的案例和证据,得分也不会高,如果一篇文章读下来读者不知道在说哪个社会,那这篇文章有可能不及格。这些陷阱在答“你所处的社会”这类题的时候大家要尽量避免。

11.‘In a free society, there should be no restrictions on freedom of speech.’ Discuss.

在自由社会里,言论自由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你同意吗?

另外一道相当标准的问题,很多学校也帮大家准备这个题目,选这道题的考生估计也不在少数。想要脱颖而出,大家需要很多时事政治的储备,把现今的案例和经典的论点相结合,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比如说一个人的权利是否干预到了另一个人的权利,我们的世界有没有准备好迎接完全不被限制的言论自由?这对普通民众有着怎样的要求?言论自由是不是一种不能被剥夺的权利?极端思想是不是应该被大家自由讨论?真理是越辩越明朗,还是越模糊?还是说没有所谓的真理?

今年的题目整体比较简单,问题的措辞还有给定的假设也不刁钻,但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今年一半左右的题都多少跟政治有关,跟左右派政治的根本假设有关,反而少了些抽象的文史哲,心理,家庭伦理之类的题目。这种趋势在往年GP命题习惯中比较少见,新加坡的高中往往让考生避免时政的题目,因为离新加坡的高中生生活太过遥远,但最近这几年被大家激烈讨论的反全球化,反智浪潮,各种阴谋论,还有极右翼政治的兴起都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为了准备之后的GP考试,大家也需要多关注时政,跳出学生的舒适圈。

12. How far can prosperity and uncontrolled population growth go hand in hand?

经济繁荣和不受控制的人口增长可以共存吗?

这是一道经济类的题目,一般会比较受欢迎,因为很多新加坡的考生都学经济这门课,在答题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别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别写成一篇经济文章,更别画图。这道题当然可以借鉴经济学的思路,比如自由市场供给和需求这双“看不见的手”,更多的人口带来更多市场需求,生产力和发展的机会等等,甚至可能减轻政府的养老负担。大家要注意这道题要有具体,多样的例子,最好别只是列举一个国家的例子。

要答好这道题,大家有时也需要发散思维,思考一些跟经济有关的社会议题,比如不受控制的人口增长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对人口结构,家庭关系,就业市场有什么影响?对环境资源有什么影响,繁荣是可持续的还是短期的?这道题相信大部分考生都有话说,但是能拿高分并不容易。

若想了解去新加坡留学的条件、去新加坡留学费用多少以及新加坡留学本科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

在线留学评估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出国留学时间
计划在国外完成
高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在读学校
在读年级
在读专业
拟读专业
外语成绩
TOEFL
  • TOEFL
  • IELTS
  • GRE
  • GMAT
  • AEIS
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请您尽可能的将信息填写完整 提交评估 重新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