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经济学,作为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的核心课程,致力于深化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及其实践应用的理解。
一、考试结构与级别
本课程分为标准级别(SL)和高级级别(HL)两种,均涵盖内部评估(IA)和外部评估(EA)两部分。其中,外部评估占比80%,内部评估占比20%。
二、外部评估详情
SL级别:包括Paper 1和Paper 2两张试卷。Paper 1聚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题型以简答题为主,时长1.5小时;Paper 2则涉及国际与发展经济学,包含两道数据分析题,每题20分,同样时长1.5小时。
HL级别:除Paper 1和Paper 2外,还需参加Paper 3的考试。Paper 3涵盖四大模块知识,包含计算、画图及简答题,时长1小时。
三、内部评估要求
学生需就涉及经济概念和术语的新闻、时事撰写三篇评论文章,由任课老师评分。
四、考试内容概览
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大领域,重点包括弹性分析、税收影响、政策分析、汇率变动、贫困问题、人类发展指数等核心议题。
五、备考与答题技巧
系统学习:打牢经济学四大模块的基础,通过真题练习、笔记整理和查漏补缺提升答题能力。
尽早复习:建议提前完成课程学习,为复习和刷题预留充足时间。
答题框架:撰写经济学Essay时,遵循“解释原理-应用实例-结合评估”的框架。
题型应对:
论文题:明确题目要求,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数据分析题:细致解读图表数据,定义经济术语,确保解释与数据一致。
定义题:准确清晰定义经济术语,使用专业术语。
解释题:结合具体情况或数据,阐释经济学概念、原则或理论的应用。
评估题:全面评估不同经济学理论、政策或情况的优缺点,提供论据支持。
讨论题:就特定经济学问题或情况提出多元观点,进行平衡分析。
六、考试形式与重点考点
考试以写作类题目为主,注重思维训练,要求学生形成独立见解。重要考点包括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分析、税收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分析,以及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中的汇率变动等。
七、复习策略与速记技巧
复习策略:定期回顾课堂笔记和教材,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与师生交流难题,获取多元视角。
速记技巧:利用首字母缩略词、故事法、联想法、图像图表、分组记忆、关键词法、记忆宫殿、歌曲押韵等技巧,强化记忆效果。同时,通过反复练习和自我测试,以及教授他人和应用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IB经济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还注重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系统的备考和有效的答题技巧,学生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