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的众多科目中,经济学以其广泛的涵盖面和深刻的实用性深受学生喜爱。这门学科不仅涉及宏观与微观经济的核心理论,还涵盖了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重要议题,内容广博而深入。
要想在IB经济学中脱颖而出,斩获7分的优异成绩,就必须对课程设计、课程安排、评分标准和考试安排等细节了如指掌,才能在备考过程中游刃有余。
一、课程体系概览
IBDP经济学作为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个人与社会学科组。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这门课程是IB学生最常选的社科类课程之一,满分同样为7分,但具体的高分比例因学校差异而有所波动,大约在10%-20%之间。
根据2022年的官方数据,IB经济学HL(高级水平)的7分率为19.1%,而SL(标准水平)的7分率为14.4%,显示出HL课程在高分通过率上的优势。
IBDP经济学课程内容涵盖广泛,核心领域包括:
微观经济: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个人、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和决策,涉及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及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关注整体经济的运行,涵盖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增长等关键议题。
国际经济:探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涉及比较优势、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汇率及国际收支等。
发展经济:评估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战略,探讨可持续发展和贫困问题。
IB经济一般在11年级正式选修,持续到12年级。为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大多数IB学校在9-10年级会提供PRE-IB经济或IG经济作为前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程轨迹和未来大学专业需求进行选修。若未选修过PRE-IB经济学,建议在11年级前的假期适当预习,以减轻第一学期的学习压力。
二、语言要求与课程目标
作为社科类学科,经济学对语言运用和学术写作的要求较高。SL课程的语言要求大致相当于雅思6.5+/托福90+,而HL课程则要求雅思7/托福96+左右。
课程目标方面,IB经济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AO1:熟练掌握词汇定义及知识点本身,达到闭卷书写词汇标准定义的能力。
AO2:运用知识点及时事案例进行分析论述的能力。
AO3:正反辩证或讨论利弊的分析论述能力。
AO4:正确使用学术论述格式及判断所需经济学理论的能力。
三、SL与HL课程设计与难度
SL课程的难度相对较低,但仍需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而HL课程则更具挑战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比SL多出约35-40%),还强调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此外,HL课程还增设了Paper 3.增加了运算要求(数学难度不超过四则运算),而SL课程则无此要求。
IB经济学考试以主观写作为主,包括词汇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辩证论述题等。HL课程还包含计算题和计算简答题。高分题目的篇幅要求较高,如10分题需在30分钟内完成,篇幅一般在250字以上;15分题则需40分钟内完成,篇幅在450字以上。
四、考试与评分
IB经济学考试类型多样,包括随机周考、阶段性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个人/小组项目评分、家庭作业和阶段性IA评分等。项目权重因校而异,但闭卷考试通常占70%-80%的权重。
在中国上海的第一梯队IB学校中,成绩位于同届选修IB经济学学生前20%的学生基本可以稳定在6分以上,而要达到7分,则需位于前10%左右。香港、新加坡的IB要求相对宽松,而英国、欧洲则与上海标准相近。
五、12年级大考安排
以2024年IB经济学的全球大考时间为例:
IB经济学HL Paper 1和IB经济学SL Paper 1安排在2024年5月6日星期一的上午。
IB经济学HL Paper 2、IB经济学HL Paper 3和IB经济学SL Paper 2则安排在当天下午。
请注意,具体考试时间会根据所在地区的考试区域(A、B、C)有所不同。建议学生查看学校提供的个人考试时间表,以确定确切的考试时间和日期。
通过深入了解IB经济学的课程体系、语言要求、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难度以及考试与评分等细节,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备考,为斩获7分佳绩奠定坚实基础。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