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英语A考试中,Paper 1的核心考查点依然是分析能力。接下来,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分析文写作的“秘诀”,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文本的写作策略。
要想在Paper 1中取得高分,你的答案通常需要达到850词左右,甚至有时高分答案会接近1000词。高分答案往往具备清晰的结构:一个能够精准回应guiding question的引言(其中包含一个明确的论点以及2-3个将在文章中详细展开的主要修辞手法),2-3个论证充分的段落,以及一个简洁明了、直接回应guiding question的结论。
由于Paper 1要求我们提交的是一篇分析性文章,因此,相较于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总结或摘要,我们更应该关注作者在文本创作中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对读者产生影响,并产生了怎样的具体影响。
在写作时,你可以为每个段落设定一个分析主题。例如,如果题目给出的是视觉文本(如漫画、海报等),你可以从图像、布局和语言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以布局(layout)为例,当我们观察一张广告海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海报上的大号文字。这些文字是标语,还是旨在引发观众思考的问题?对于漫画来说,它同样具有特定的结构,是从上到下阅读,还是从左到右阅读?漫画的每个格子大小是否一致,还是有所区别?
在分析段落的写作过程中,你需要始终将作者的选择及其对读者的影响联系起来,以确保文章始终紧扣主题。
在分析作者意图的同时,你也应考虑文本的目标受众,以及基于这些受众的考量,文本会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以我们熟知的公益广告为例,其主题是希望司机谨慎驾驶。然而,海报在强调谨慎驾驶对行人有益的同时,也会强调避免事故对司机及其家人的积极影响。
按照常规思维,为了让司机谨慎驾驶,海报的主题应该聚焦于对乘客或行人的好处。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司机及其亲人在事故后的影响呢?
此时,我们需要考虑海报的目标受众——那些平时驾驶不够谨慎的司机。因此,海报会从这类司机所关心的人群(即家人)出发,来提醒他们注意驾驶安全。同样,我们熟悉的广告标语“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也采用了这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