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咨询IB中文课程,尤其是MYP 8-10年级和DP阶段的学生家长,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6-7年级时就已经开始规划了!
IB体系中文课程的难度是逐步提升的。从简单的文本阅读和欣赏,到分析作者意图、写作手法和时代背景,再到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付出努力。由于中文需要长期积累文学素养,如果没有系统且全面的辅导,一旦在某一年级跟不上校内节奏,到了DP阶段,想要从4分、5分逆袭到7分就变得异常困难。
那么,IB中文为什么难学呢?
很多同学因为拥有母语优势,在MYP低年级阶段并没有对中文课程投入太多精力。然而,到了8-9年级,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分数骤降,失分点众多。这是因为IB中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野。
在MYP阶段,中文课程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文本,以及广告、漫画、新闻、博客等非文学体裁。但每个学校的自主性很强,完全由教师自行选择优秀作品进行教学。这导致学生没有明确教材,难以抓住重点。此外,MYP阶段还需要学生自行提炼和整理知识点,形成创造性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这对G6-G8(尤其是刚转轨至国际课程体系)的孩子来说是一大难题。
到了DP阶段,中文课程被细分为中文A和中文B两组,每组各有3类课程,不同课程又有Standard Level和High Level之分。其中,中文A以文学为主,涉及大量文学鉴赏知识;中文B则侧重于语言能力。DP阶段的中文课程难度已经接近大学中文系,要求学生具备更深入的情感表达、时代和文化背景分析能力,以及全球性议题的探讨能力。
那么,如何在IB中文考试中轻松拿到7分呢?
首先,在阅读方面,学生需要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诠释和分析能力。这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寻找文章的层次结构、写作技巧、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和内容。同时,学生还需要锻炼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包括文章的组织框架、分论点的设置、语言的丰富程度等。这需要在会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练习题进行限时写作练习,并寻求专业老师的点评和指导。
其次,在Paper 2方面,学生需要注重审题和素材选取。审题是第一步,学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要求,避免偏离主题。素材选取则需要学生具备庞大的阅读量和深刻的素材解读能力。因此,从MYP阶段开始,学生就需要有目的地选取推荐书目进行阅读和积累。
最后,要学好IB中文,学生需要专注阅读精选作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批判性地理解文学作品。除了文学作品外,还需要关注新闻、广告、博客等多种文体,探索语言选择、文本类型、文学体裁和背景因素对意义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文本在家庭、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探索以及移民、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等相关问题。
总之,IB中文高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注重阅读积累和写作练习,就能够在考试中轻松拿到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