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将联合多家机构,建造一颗全新的遥感微型卫星,以测试小型卫星在距离地面仅250公里的轨道运行时所需的新技术。
该卫星可以拍摄到小至0.5米长的物体的高清画面,在失去效用后也能重返大气层烧毁,避免在地球轨道上留下太空碎片。
南大昨日同本地宇航初创公司Aliena、LightHaus Photonics、新科工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实验室签署研究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的遥感微型卫星(microsatellite)。
新科工程旗下的ST Engineering Satellite Systems会在卫星系统开发和制作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指导。这颗约为一个小型冰箱大小、重100公斤的卫星,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制作并发射。
与距离地面500公里至800公里的近地轨道卫星,如南大于2011年发射的我国第一颗卫星X-SAT相比,这颗全新的微型卫星性能更优,可在距离地面250公里的极低地球轨道(Very Low Earth Orbit)运行。
这颗卫星将搭载Aliena研发的节能引擎,该引擎是一种体积较小的霍尔效应卫星推进器(Hall effect thruster)。使用推进器能帮助在极低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抵消大气阻力,避免它偏离轨道或重新进入大气层。
科技公司LightHaus Photonics也将为此卫星制作首个本地设计的太空相机。即使小至0.5米长的物体,相机都能捕捉得很清楚,比X-SAT的相机功能强20倍。
太空相机采用反光镜,呈现高清全彩色的图像,还能防止画面模糊,可在供应链监督、农业和矿业以及房地产分析等领域发挥作用。
同时,南大的研究团队还会开发一款空气动力学模型,它能优化卫星的设计从而降低阻力,并测量电离层的等离子和温度等,以研究大气阻力对卫星的影响。
负责领导这个项目的南大卫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炜森指出,这颗卫星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可持续性的设计。当它完成任务后,能在几天内返回地球表面,并在大气层烧毁,不留下太空碎片。由于地球轨道上出现越来越多太空碎片,对在近地轨道密集运行的卫星构成威胁,这种可完全烧毁的设计将减少卫星相互碰撞的风险。
谈及多方合作对太空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林炜森说,本地公司同大学合作开发市场所需的创新方案,对我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太空业至关重要。“这是具成本效益的做法,因为我们的学生能同时进行卫星相关研究和工程,并获取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当他们将来加入太空领域时,也能将这些技能实际应用在工作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南洋理工大学资讯,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新加坡博士留学、新加坡初级学院证的资讯,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kewo11咨询,获取留学申请指导!
JCU Singapor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HRM College
PSB Academy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Singapor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26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