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vel考试刚刚结束,不少考生们又开始制定新的复习计划,准备新一轮的奋战; 关于新一轮的复习和考试,小新君想给你一些小贴士,当然因人而异,要看看适不适合自己。
A.英语
1. Don't panic! It is not asdifficult as you think! 良好的心态是致胜的关键。英语作文和阅读通常是一天内考完的,所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神支撑那一天--尽量早睡! 考前一晚,就当是第二天要平时正常上学一样,复习到十点半十一点就好。千万不要允许丰富想象力(想象看不懂的篇目,想象无从下笔的作文题目,想象...) 阻碍你的睡眠。要相信: The study of English is not a sprinting, but a marathon-- 只有心态好,才能发挥出真实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所有的努力都只有因好的精神状态而不白费! 相信自己!
2. 作文: 重读以前所写的作文-- 找出自己经常犯错的地方(语法,句型结构,表达,用词,时态...),改错(如果之前没有做的话)。读老师的评语,分析自己写得高分以及低分的原因。好的作文可以选择记背一些例子,和名言,甚至是好词好句,说不定考试能用到。不好的作文,一定要明白原因,避免再错!
3. 作文: 关于范文--学校老师给的范文可以多参考,抄写好词好句,在自己的练习中尝试使用。市面上的作文辅导书比较有名的是eureka,但对于我个人而言,书中的作文句式繁杂,用词有点生涩,仿写难免困难,写出来可能会有风格别扭,弄巧成拙。所以对于这类书籍需要审慎学习,看文风是否适合自己,切勿盲目模仿。但eureka里的观点还是很有深度和见解的,值得参考。我当时的做法是,选取eureka里的作文题进行练习,写好给老师批改; 还有摘取观点(Point in PEEL),余下对观点的的解释、阐述、例证可以自己书写练习。从九月假期开始三天一篇作文,每天读报,摘抄积累,保持语感。
4. 语法: (安利一本不错的语法书:Essential English Usage and Grammar Book 4;出版社是Times Educational),巩固介词搭配,名词复数,专有名词,动词短语等等的练习,考前看看,有助于提高写作和editing。
5. 阅读: 刷题--保持状态。可考虑优先刷其他学校的prelim卷子,再刷市面上的习题册(安利:Distinctionin English Comprehension) 。做题不在于量,在于质--做完后,核对答案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检测自己能拿多少分,做对多少题,而是看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缺陷--精确度,应题度,表达方式,用词,都需要对照提高。对自己严格,尽量往题目要求和答案靠,不求"懂了,差不多就好",而应该要求自己做到更精准,更好。
6. 听力: 听TED talk,BBC,VOA,CNN的新闻,可以在上学公交车上听,巧妙利用时间。ted talk上话题很多,内容也有趣丰富,可以找个本子记下要点,对写作文也会有莫大的帮助。
B.Literature in Chinese 中华文学
1. 有技巧地背书——背得通透。尽量别一字一句死记硬背的话(这样做不仅效率低,而且背得非常痛苦)。我的做法是,仔细地把课文阅读一次,然后去看赏析:赏析部分,课本也许编写得不是那么符合你自己理解的逻辑,但大部分时候还是有逻辑可循的。在尽己所能,搞清楚赏析的逻辑关系之后,再用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赏析的要点、关键词、术语总结一遍,形成自己的赏析。如此一来,背书就不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按照自己的思路为框架,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组织分析要点与关键内容,形成自己的“笔记”,那么每次背书,就像是回顾自己写过的文章一样。现在开始做“笔记”,还不晚!去年的我一直到考前的周末还在整理“笔记”——做“笔记”的过程就是背书,但不是死背,而是有创意、有思考性地背。
2. 古代部分的赏析按点来记诵,而现代相对容易,只需要跟着内容顺序梳理。
举个例子。《荆轲刺秦王》,(课文分两部分:易水送别和刺秦王)课本上对刺秦王的部分的赏析列举出1,善于刻画人物,塑造形象;2,善于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3,善于运用场面描写,情节动人;4,善于运用衬托手法。
细读四点内容,其实1,2,4点都是对同一个方面的分析:即对荆轲这一主要人物的塑造。再细读,1,2,4点又可以细分为两大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第一点可归为正面描写:荆轲面对秦王的神态、言辞;第二点、第四点可纳入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其实这两点都在讲同一个概念),但毕竟课本把两个术语分为两点,考试时极有可能是两个单独给分点,所以细致观察,对比这一点分析侧重于用反面人物(即秦王)去反衬荆轲,而衬托的分析侧重于非主要的人物(即秦武阳和群臣)。
第三点讲的就是另一个角度了:情节。而情节的推进有赖于场面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因此,这一点的“场面精彩、情节动人”就很好理解了。
对易水送别这部分,课本给出了仅仅一个点:营造氛围,高潮迭起。细读,实质便是环境描写。高潮属于情节角度分析范畴,这点的分析本质上就是以环境、气氛推动情节。
在整理归纳后,便可以从微观的点推出宏观的框架: 即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这又符合了文章的体裁:小说的重要的分析要素就是这三个。
3. 古代部分出题很有可能考两篇文或两首诗的对比,对比的角度无非就是写作背景、语言风格、感情基调、思想主题等。备考时可以把十几首古诗按照题材分类,思乡、送别、爱情、边塞、田园等,进行单独以及对比性的复习,这样在考试时遇到对比的题型不至于手足无措。同学之间互相探讨对比的角度和答题思路也是十分有效的。
举个例子,《木兰辞》,《从军行》以及《破阵子》都是抒发爱国情怀,参军打仗保家卫国题材的诗词,复习时,并列来看,木兰辞是通过写个人形象(即木兰一个人),破阵子也是通过写个人形象(辛弃疾本人)来表现爱国之情,而《从军行》是通过群体形象的塑造来抒情。这一不同点则是对比时的得分点。
4. 争取时间多做题,尤其是古代部分。古代部分出题角度变化多端,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去接触新题型,熟悉评分标准,掌握新思路,才可以在考试中做到随机应变、胸有成竹。在这里很感谢与我同宿舍的同学与我交流了不少题目。可谓熟能生巧,我在做完题目后参考评分标准,把自己的答案与标准进行比较,总结规律。比如说,“根据文章内容”是提示考生以文章内容顺序为脉络逐行逐段分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如何……”中“如何”就是考察在文章内容/写作思路把握的基础上,找出并分析艺术手法。而直白的“分析……人物形象”就是以人物的性格为脉络分析,而非文章内容顺序。答题时应该是“第一,他是个……的人。文中……体现出……”;而不是“第一段中,他……,看出他是个……的人。”(即使分析内容相差无几,回答的方法和组织答案的方式所反映出考生对题目的理解会决定评卷老师的给分)因此,做题所求的并非是“能把内容默写”,而应该是要求“能否在对内容熟练的前提下,按照评卷老师所想要的方式,理解并回答题目”。
5. 勇于创新,相信自己。我个人比较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对课本进行梳理、修改、补充和总结,答题时也不完全按照课本内容写。如果在读课文之后发现了新的分析角度,或者发现有什么好的分析可以添加融汇到原文中,我鼓励大家发挥文学才华,对课本进行适当的修改。做题时,多总结规律,发现共同点,及时完善知识系统,力求对文章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6.中华文学的评卷是“言之有理即可”——所以,考试的临场发挥说不定会有好的效果。如果真的在O考中遇到新题型,不要慌,尽情发挥(也许还应该庆幸自己有展示技巧和文学水平的机会)!力争不仅要可以做到扎根课本,还可以展现技巧。
C.Chemistry;Physics 化学;物理
(理科是大家的强项——在这里我且给些小小的提醒)
1. 注重课本基础——OLevel考的最基本的东西,也许是你最容易忽略的、“简单”的课本内容,考前做题固然重要,但临近考试时仔细阅读一遍课本,查漏补缺也很关键,以防“浅水淹人”。
2. 认真对待TYS。这本书所提供的标准答案有时不够完善,理论解释的题目(3分及以上)最好尽量让任课老师帮忙检查批改,提出建议。
3. 回答问题力求完美,不能自我宽慰“差不多就好”。化学答题十分注重关键词,宁可写多写全,也不要太过简洁——毕竟,如果考题简单,区分考生优劣的,就不是学术水平、知识掌握,而是对细枝末节的注重。
4. 物理不要在不该丢分的“Definition”题目里丢分——必要的时候,考前稍微像对待文科一样对待物理,背背物理的定义,还有一些课本对物理现象和原理的解释。一般来说,Paper 2会有四五分是单纯地考定义。
5. 虽说理科在O考中难度不大,但切忌“大意失荆州”,若是因太过粗心而失手,是莫大的遗憾。所以,对待理科不必太紧张,但也不要过于放松。可以在复习文科的间隙做做TYS,其他卷子来“放松”,切不可完全置之不理。
新加坡留学生们如若想了解新加坡留学生退税、新加坡留学托福成绩以及新加坡留学携带物品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