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任总理黄循财近期力推的华文教育改革已正式公布具体实施方案,旨在激励更多学生深入探索高级华文学习之路。
一、中一高华门槛降低,更多学生受益
以往,新加坡中学生若想修读高级华文,需在小学离校考试(PSLE)中达到严苛的积分标准。但从2026年起,这一门槛将显著放宽:
只需在PSLE华文科目取得AL1或AL2等级(即至少85分);
或在高级华文科目中荣获特优(D)或优异(D)成绩,即可在中学阶段选择高级母语课程。
此变革不仅惠及华文,还覆盖其他母语科目,而首批幸运儿将是即将升入中学的现小学五年级学生。
二、小学及幼儿园母语教育强化升级
为巩固华文教育基础,新加坡政府从小学阶段便着手加强母语学习。教育部长陈振声在母语学习论坛中宣布了一系列新举措:
自2025年起,推行“MTL SOAR”(和书一起飞)阅读计划,每周为小学生分配30分钟母语阅读时间,逐步覆盖至全年级,通过分级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同时,K1年级学生在教育部幼儿园内的每日母语课程时间将从1小时延长至1.5小时,试点学校包括后港小学及伊莱雅园小学的教育部幼儿园,并计划逐步推广至更多幼儿园。
三、中国孩子如何巩固华文优势
根据最新研究,新加坡小四及中二学生中,每周额外阅读华文书籍时间不足一小时的比例较高,反映出华文阅读习惯的缺乏。为保持并提升孩子的华文优势,建议如下:
深入历史文化:鼓励孩子阅读中华历史经典及名著,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
关注现实发展:以中文讨论中国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培养孩子对时代的敏感度和思考能力。
融入日常生活:利用购物、阅读标签等日常活动,提升华文的实践应用能力。
勤写多练:鼓励孩子用中文记录生活、撰写读书笔记,锻炼中文书写能力。
这一系列改革与建议,无疑为中国家长在新加坡培养具有扎实华文基础的孩子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孩子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根脉、拓宽国际视野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