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点很简单,首先我支持出国,但是出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是途径,过程;同时我也提供出国留学自己直接DIY.我本人就是通过新加坡教育网办理,整个流程不到2周半,除了报名费电汇给学校,没有花任何费用。在这里,我想给一些新的学生一些建议,看看能不能帮到有意向留学新加坡的中国学生。
出国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外出求生路,也就是就业,我主张出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而不是为了出国拿文凭回国,因为那个已经过时了,不再新鲜了。再次,不是说出国打2年工就可以回国,回国就有竞争力了,国内不缺使用技术的,但是缺乏搞创新技术的,也缺乏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这个就是我认为出国的2个大的方向和目的。
现在人人都能上大学,但是大学四年之后你真能得到当初辛辛苦苦奋斗高考所期望得到的东西了吗?我是2002年高考的,浙大附中毕业的,本来雄心万丈得想考浙大,无奈名落孙山.想想自己的读书态度,我并不是用功读书的人,我向来喜欢走捷径,做题也是,做什么都是,我喜欢挖掘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但是高考并不适合我,因为我不是扎实读书的人.我偏科,我喜欢的我学得很好,我讨厌的,多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后来我考上的那个时候的杭商.这个时候有一个机遇让我去新加坡读书,学费自己出,一年1万人民币.读出来是专科,但是毕业可以拿绿卡.当时的我考虑了很久,因为留在国内,毕竟是不错的本科,家人也在国内,不愁吃不愁穿,安安稳稳.但是毕业以后我能赚多少钱呢?1000?2000?我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在哪里?
我当时就觉得留在国内,1千,2千的收入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为我还年轻,我何必这么早就失去自己的斗志。我想要证明,就算我没有能在国内考上我理想的大学,我依然可以活得更加出色。文凭和实践两这者中我先选择后者,因为我觉得读书是需要连贯的,并不是应该怎么一直读一直读读到博士博士后。当时的我知道物理化学数学,但是从来不知道,我以后工作和这些有什么关系。国内很多人从小学一直读到博士,但是有多少人读的是自己喜欢的?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想到自己将来赖以生存的技能是一个自己都不感兴趣的职业,你会作何感想,但是往往国内大学生都是这样,高中毕业,因为考分关系稀里糊涂选了一个专业读了本科,本科毕业因为硕士吃香,又糊里糊涂读了一个硕士,硕士读完,找到工作的就工作了,没找到工作的又去读博士,MBA什么什么的。我就纳闷,没工作过的人读那个MBA干什么?但是就是被这个盲目的风带着,人人对读书非常“感兴趣“,对文凭非常引以自豪,但是读完以后呢?能干什么?在国外读那个的人大多数从事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国内多少高学历的人愿意做研究工作?别人是有兴趣读书而读书,而我们又是因为什么而读书呢?或许是因为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吧。但是人人知道这句话了,书中自然也就没有了黄金,也不是没有黄金,只是此“黄金“并非彼黄金。以我觉得出国闯一闯,当时咨询了新加坡教育联网的王老师,他当时给了我很多大的启发。从他那里获知,就读新加坡理工学院,至少新加坡的理工学院毕业的工作情况很好,几乎是100%就业率。我当时调查新加坡的专科毕业薪金是1400-1600新币。扣去一个月的生活费800-1000新币(后来我读书的时候一个月最多也就花800),至少有400-600新币的存款,至少比国内的总收入还要多(汇率1:5)。呵呵我也拜金,物质社会没有物质是绝对不行地。
所以我出国了。来到了新加坡,经历了3年专科。3年中我独立了,从一个饭来张口的少爷,成为了一个什么事情都可以独当一面的男人了(有所夸张,呵呵)。我不能说在学校里学了多少多少先进的知识,如果这么说就太虚伪了,说实话我觉得我学到更多的是怎么让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让自己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现在科技发达,并不要求什么东西都用大脑记住,关键是知道怎么去找资料。这个也是个学问,google给我们带来很多,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怎么用google去寻找筛选准确的精确的信息。我毕业第一年的时候拿的薪水是当时系里拿最多的1800。之后的2-3年里,分别涨到了2200和2500。 而我还用业余时间修读了澳州排名前10的一所大学的本科,其实当时我专科毕业时有机会进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或者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修读本科的。但是我不想去,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找到我自己想要走的路。
我要和时间赛跑,既然我已经有了工作,本科文凭就不再是敲门砖,我也不需要花费多2-3年时间全职去读。我当时给我自己计算过,我第一年可以赚2万多新币,我去读一个本科需要2年时间,学费大概是1.5万新币。所以我自己赚一年的钱就可以开始供自己读本科了。如果直接去读,不仅要花费家里的钱,而且要多花3年时间。到时候出来都25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