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最近推出一本关于双语的新书,在这本名为《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的书中,李光耀清晰而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语言的看法,同时讲述了双语政策的制定过程。
李光耀在去年11月份举行的首发式上说,他认为双语“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这个城市国家,英语如今得到了广泛普及。“很少有哪个国家奉行两种语言如此迥然不同和毫不相关的双语政策。”
这本360页的新书还讲述了他个人与语言有关的趣事。他在前英国殖民地长大,主要与自己的华裔父母讲英语;学生时代,他意识到自己是唯一有英文名字(哈里)的孩子;他成年后刻苦学习汉语,还决定把包括长子李显龙在内的3个孩子送进汉语学校,为的是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他提到,日本在二战期间占领新加坡,使他越发意识到学习自己的语言是多么重要。他回忆起自己当初看不懂路边提醒人们当心劫匪的中文告示一事。
他在书中说:“这个可怕的场面更促使我下定决心要学习汉语,为的是能够看懂此类告示。学汉语比学日语强;至少这是我的母语,不是可恨的征服者的语言。
担任总理后,李光耀不得不在这个多民族的城市国家做出一些关于语言政策的艰难决定。新加坡有3/4的人口是华人,其他主要是马来人和印度人。
他写道:“语言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成功的关键。它确实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
正因为如此,按照新加坡的宪法,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都是“官方语言”。英语成为行政和工作语言。这种通用语言把不同民族的民众联系在了一起。
李光耀在书中写道,“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必须把英语作为我们的工作语言”,与此同时,掌握母语“会给人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增强自信和自尊”。
他写道,尽管新加坡人口以华人为主,“但我们很清楚,汉语绝对不可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我们当时是在马来人包围下的多民族国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者来这里建厂,我们的国民必须讲一种他们能懂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能是英语”。
在学校,这种理念就落实为双语教育政策,要求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把各自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华人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和汉语,马来学生要学习英语和马来语。
如今,新加坡小学生(7—12岁)有75%的课时使用英语,25%的课时使用第二语言。中学生则有85%的课时使用英语,15%的课时使用第二语言。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有时候,外国富豪之所以在新加坡定居,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同时学习英语和汉语。李光耀在自己的书中提到,新加坡的双语政策“相当成功”,所以中国内地打算加以仿效。
回想起来,李光耀承认英语和汉语是最难以同时掌握的两种语言。他当初以为所有学生都能同样流利地讲这两门语言,如今看来是“大错特错”了。
李光耀还在书中谈到,由于全球化和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他担心新加坡人讲英语多过讲母语。
为了帮助孩子及早掌握双语,李光耀在该书的首发式上宣布设立1亿新元(约合7738万美元)的“李光耀双语基金”。该基金的宗旨是强化教育设施,让孩子在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前就开始学习讲母语和英语。
据新加坡媒体去年年底报道,该基金已经筹集了约5800万新元,其中包括富商的捐赠和每本1万新元的签名本售书款。
李光耀在首发式上说:“除非从小学起,否则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我想强调的是让孩子及早开始学习母语的重要性。我设立这项基金的目的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