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网

这个名字,将永远载入新加坡历史

2016-07-12 14:53    阅读量:2348

新加坡早期的教育历史是由很多华校组成的,这些学校都代表着新加坡的过去,也反映了新加坡一代人的奋斗史。

 

当年的华校,他们有着优良的传统:刻苦勤奋、尊师重教、有礼貌、守纪律、负责任。现在,这个传统也没有消失,在新加坡大大小小的学校中传承。

 

 

1950年是华校的巅峰时期,全国范围内共有华校349所,华校生67856人,占学生总人数117286人的 57.9%,比英校39508人的 33.7% 多很多。这些华文中小学主要是由会馆或教会所办的辅助学校。直至80年代教育改革,本地最后一所华校才于1986年停办。

 

下图是曾经的华校生展示1967年明新学校(小学)六甲班毕业时的师生合照,以及学校运动会和全体操的照片。

 

在华校生看来,这些已消失的华校,是国家永远的资产,它们在过去100年为新加坡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创造了新加坡今天的繁荣昌盛。

 

华校生集会反英国殖民统治

 

1954年5月13日下午,新加坡近千名华校中学生集合在皇家山公园旁的克里门梭路边的行人道上。这群列队的青年学子,没有手持标语或布条,他们在静候他们的代表,前往距那里不远的总督府,向英国殖民政府当局的代理总督,呈交要求给予中学生暂免被征召入伍当兵的“学生免役请愿书”。

 

反殖运动的影响力,也就由此从华校生扩大到受英文教育的圈子。1955年全星华文中学生联合会的成立,带动了各种社团和工会的注册和成立。这些新成立的和之前已成立的各种组织,都全面开展活动。

 

当年的李光耀代表被捕学生指出警方的无理,也在各种政治论坛,替学生讲话,转达学生的意见,因此受到学生的信赖,在华校生里树起巨大威望。他随后步入政坛,连同林清祥,杜进才等人,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在1955年,人民行动党在华校生大力的支持下,在大选中获得佳绩,成为主要的反动党。

 

新加坡文教界请愿 要求删除该词汇

 

《牛津英语词典》近期收录被新加坡人视为贬义的“Chinese helicopter”一词,引起新加坡一批华校生不满。老一辈曾经的华校生在请愿网站上发起请愿行动,动员民众签署抗议,要求出版词典的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将“这个有侮辱意味的名词”删除。据悉,《联合早报》也尝试联系牛津大学出版社。

 

老一代的华校生认为,“Chinese  helicopter”带有“侮辱意味”,是贬义词,泛指受华文教育且英文能力有限的新加坡人。 这只是早期开玩笑的词汇,不常用,也不正统,并不属于规范英语,已多年不被人们使用,根本不该被当成英语收录在词典中。他们担心年轻的新加坡人看到这个名词,会以为这样是称呼华校生的正统语言。

 

《牛津英语词典》每三个月修订现有词汇和收录新词,其中包括好些新加坡式英语。但是这次的收录却引来新加坡部分人士的不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

在线留学评估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出国留学时间
计划在国外完成
高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在读学校
在读年级
在读专业
拟读专业
外语成绩
TOEFL
  • TOEFL
  • IELTS
  • GRE
  • GMAT
  • AEIS
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请您尽可能的将信息填写完整 提交评估 重新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