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一个面积并不大的国家,但是,为什么却能在教育上一鸣惊人,把欧洲、北美乃至亚洲最富有的国家都甩在后面,成为教育的N0.1呢?
新加坡基础教育政策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架构,即以资优生为对象的“促优”政策,以学困生为对象的“扶弱”政策,以所有人为对象的“全纳”政策。
在扶弱方面,从2014年起,新加坡政府要求所有小学每学年都要为弱势家庭的子女预留至少40个名额,并为各校配备教育协作人员。在全纳方面,新加坡政府1993年启动的教育储备金制度自2014年起惠及7岁至16岁所有青少年。
新加坡教育体系以多次反复分流而著称,是我们所崇尚的精英主义。其实,“分流制”的核心理念是“人人皆可成功”。
1.新加坡政府在“智能城市2015”计划基础上推出“智慧国2025”计划,并同时实施第四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编码乐”计划。
2.在新加坡小学课程设置中,科学与英文、母语、数学并列为四大主课,在考试中比重相当。学校管理制度亦接轨国家战略,基于“卓越学校模式”,以评价促发展。
3.新加坡当地是英语教学,所以中国的学生想要进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学读书,需要在预科学校学习6个月左右的预备补习课程,然后参加新加坡教育局举办的考试(英语、数学)。之后会被新加坡政府统一分配插班到政府中/小学里。
4.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学生每天是半日制课程,上午半天或是下午半天,剩下的半天是素质型的课外活动,比如设计与工艺、美术与劳作、公民及道德教育、体育与音乐等,几乎每所学校的课外活动都有几十种。
5.2011年,新加坡政府一方面新设英语学院,以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公布《母语教育检讨报告书》,倡导对母语的活学活用、乐学善用,并推出语言能力描述指标。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务必扎根于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既形塑国民,又重塑国家。语言是文脉,更是民族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