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你的孩子是怎么过的?是经常出去和小伙伴玩耍还是待在家里吃瓜看剧?亦或是待在家里打游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如果玩游戏每周超过5天、每天超过5小时,那么就不是单纯的打游戏,而是电子游戏成瘾。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的网民人数的达到7.72亿,其中青少年学生占比人数达25.4%,占比规模最大。
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其中不乏一些极端案例。
这其中,包括你的孩子吗?
“电子游戏成瘾”主要行为模式↓↓↓
对游戏行为的控制力减弱(例如无法控制游戏的频率、强度、时长和具体情境等)。
对游戏的优先级不断提高,优先于日常生活和其他正常兴趣爱好。
在出现负面情况后,依旧继续加大游戏行为的力度,以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巨大损害。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6月18日发布的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在“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孩子为什么会患上“游戏成瘾”?逃避现实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游戏只是打发时间的工具。然而对于备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以及焦虑的人来说,游戏可以让他们忘却烦恼,带来娱乐的快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觉得网上已经没什么好看的了,却还是一遍遍的刷新闻、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可你一旦放下手机,就会发现一堆你不愿做的事等着你去做,于是,你又重新拿起手机……
亲子关系欠佳
多数游戏或网络成瘾孩子对父母亲有敌对情绪,这种敌对情绪不仅体现在父母要求孩子不玩游戏而引起的争执中,也出现在孩子迷恋游戏或网络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的亲子互动中。
游戏或网络成瘾孩子的家长,很可能至少有一位对孩子有些完美主义倾向。这类家长对孩子长期指责、批评甚至打骂,击溃了孩子在现实中的自信心。这样,孩子一旦出现差错,就会转向游戏中寻求安慰和价值感。
父亲角色缺失
网络游戏成瘾的孩子,多数都缺乏家庭规则界限,意思就是父亲平日里可能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导致孩子的自控力等规则意识可能出现问题。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角色对孩子规则界限感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
孩子患上“游戏成瘾”,怎么办?
根据触爱社会服务观察,新加坡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沉迷于电玩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过去四年来几乎增加三倍。
为了帮助新加坡青年戒掉游戏瘾,坡坡开设了第一个结合戒瘾和情绪控管的介入计划,希望在五年内援助400名青年。
慈善机构思健将投入160万元资助计划,新推出为期九个月的数码思健课程,让新加坡青少年通过辅导和群体活动,戒掉电子游戏瘾,同时加强情绪管理能力。
触爱青年转越高级辅导员苏俊达说:
“我们会有一对一的辅导、家庭辅导因为我们觉得家人的参与是很重要的。我们也是有小组活动,譬如激光射击游戏、泡泡足球、划龙舟。
都能帮助这些青年更了解自己,找到他们自己的强处,更有信心地去应付他们生活上的压力。”
开课月初至今,已有20名12岁到21岁的青少年加入课程。
此外,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并且对不同年龄阶段患上“游戏成瘾”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2岁以下的孩子
很多妈妈带孩子的时候会玩手机、看电视,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孩子虽然没有直接看屏幕,可是屏幕的声音也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可能患上睡眠障碍。
并且,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子设备屏幕,对大脑的发育也有不好的影响。
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多和妈妈眼神交流,不仅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也非常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42岁到5岁之间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认知能力较低,因此最好观看适合幼儿观看的视频内容,这阶段的孩子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3岁之前的孩子无法区分真实世界和虚拟卡通中的人,因此甚至不适合看动画片,这阶段的孩子适合观看天线宝宝之类真人扮演的节目。
36岁以上的孩子
这时,就可以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在合理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内心充满正能量,自然也就不容易被游戏侵蚀。
如何安排游戏时间才是合理的呢?要首先安排孩子的学校生活、作业、社交、运动、阅读、睡眠所需的时间,之后才是游戏的时间。
毕竟说到底,孩子迷恋游戏主要还是因为内心的空虚、生活内容枯燥单调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因此,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就不需要游戏的慰藉了。
准备去新加坡留学的同学如若遇到了新加坡留学签证流程、新加坡留学申请条件以及新加坡留学什么专业好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