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全国小学生华语讲故事比赛大决赛7月2日落下帷幕,进入决赛的15名选手都展现极高的华语演讲水平。最终,励众小学五年级学生陈睿轩凭借故事《金箍棒》的精彩演绎一举夺冠。
决赛圆满结束
因冠病疫情停办一年的全国小学华语讲故事比赛今年再次登场,并首次以线上和现场结合的模式进行。
比赛由新加坡福建会馆和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联办。今年共吸引67所学校的124名小学生参加。
全国小学华语讲故事比赛大决赛在7月2日星期五举行,15名晋级的学生通过视讯方式参赛。比赛也通过福建会馆的社交网站Facebook页面直播。
历年来的比赛都以弘扬优良美德和传统价值观为主题。今年除了有有趣的生活小故事,也加入了冠病疫情的题材、改编经典故事等。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次长蔡瑞隆受邀担任活动主宾。他在致辞中肯定了学生们的精彩表现,以及教师与家长们的付出。
“我希望大家能把故事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尊敬彼此、互相关心、加深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本届比赛由新加坡福建会馆与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联办,道南学校协办。比赛的冠亚季军分别可获得300元、200元和100元奖金及奖杯一座,获奖学生所属学校各获大奖杯一座,所有参赛者皆将获颁参赛证书。
参赛选手
励众小学的陈睿轩凭着生动自然的表现,获得评审青睐,夺得冠军。亚军是崇福小学的孙启瑜,季军是孺廊小学的马洪远。
赛事评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部副主任陈志锐在点评时,对选手们的表现表示赞赏。
他称赞陈睿轩不仅台风稳健,将龙王、孙悟空等人物的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还颇有镜头感地通过镜头远近的变化调动观众情绪,把人们耳熟能详的老故事也讲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南洋理工大学陈志锐
“有些同学在扮演角色时,还加上了音调和声音的改变,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能够更加注意故事人物的情绪,甚至内心的变化,在声音当中带入这些微妙的变化,其实会更加感动听故事的人。”
亚军得主崇福学校的五年级生孙启瑜表示,因为不需要面对那么多观众,所以在线上比赛不会那么紧张。
她说:“我为这个比赛准备了近两个月,这次比赛经历使我更加自信,也让我发现华语是一门非常优美的语言。”
华语讲故事比赛
2005年为配合政府推行新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学好华文华语并提高说话技巧,中教会与福建会馆及道南学校决定联办“全国小学生华语讲故事比赛”。
这个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华文才艺的舞台,创造了秀华文口才的良好机会,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之后,每年中教会与福建会馆轮流与其属下五所小学(道南学校、爱同学校、光华学校、崇福学校、南侨小学)联办这项比赛。
新加坡华文教育
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本地五岁以上居民人口当中,有48.3%家中最常说的语言是英语,这比10年前的32.3%高出16个百分点。
与之相比,在家中最常说华语的本地居民从10年前的35.6%下降至29.9%,这意味着英语取代华语成为新加坡人家中最常说的语言。
从1987年起,新加坡逐步统一了语文源流学校,所有学生都以英语为第一语文,其他语文为第二语文。
虽然新加坡华裔占总人口的77%,在语言使用上英语终究还是超过华语,但是这不代表新加坡放弃华文教育,不如说双语教育才是未来的主流,中美两大强国的世界格局下,双语能力已是人才竞争中的必备能力。
教育部和学界2004年开始高度关注本地家庭用语逐渐倾向英语的社会语言现象,2010年的母语教育改革提出“乐学善用”的理念和具体落实改革的方法,并跟着语言环境的改变来调整与配合,这包括融入更口语化、生活化的教材,以及采用更真实、更多元的本土生活题材等。
这些年来,同时通晓英语和母语的比率也有所增加。华人从10年前的58%增加至62.3%,4.3个百分点的增幅在新加坡华巫印三大族群当中是最高的。
大部分家长肯定也是愿意自家孩子掌握多种语言,更好的适应未来赢得更好的发展,官方也呼吁家长们在家多讲母语,为孩子的语言教育提供有力支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加坡资讯,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加坡硕士留学申请、新加坡本科留学要求的信息,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