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誉为东方现代文明的典范, 是世界最有规矩的城市之一,是世界花园式城市,不仅经济建设成就令人敬慕,而且思想道德建设也令世界瞩目。新加坡中小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新加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本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局出发,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贴近本国价值观教育的实际,贴近青少年的生活,贴近青少年思想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校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视国家意识的培养
重视国家意识的培养是新加坡凝聚人心,建设繁荣富强国家的需。要新加坡1965年建国,在这之前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并一度被日本占领,1959年实行自治后归属马来西亚联邦,人们从原来效忠和归属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共和国,效忠和归属对象发生急剧变化,造成国民对国家政府的认同的混乱,同时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其他民族的移民,构成了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信仰多元价值观念的新加坡居民,他们对原来居住国怀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意识。因此,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是新加坡的重要治国方略国家领导人李光耀于1981年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主张,强调要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全体国民摆脱不同种族宗教的束缚,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观念,才能使这些移民和他们的后裔逐渐放弃旧的国家意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认同和归属于新加坡共和国。
为加强国家意识教育,新加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时任第一副总理吴作栋提出,要在全民中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就是要把我们的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家庭中教导,使其成为生活的指南当时的贸工部长兼第二国防部长李显龙说,如果我们要避免被西方价值观所淹没,我们就得有自己的国家意识。
根据国家的要求,新加坡学校品德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确价值观念,即:能够对自己家庭邻居社会和国家尽自己义务和能明辨是非的良好的与有用的公民中小学道德品质教育包括个人行动、社会责任、效忠国家三个主要方面,教材编写按这个要求具体落实。
同时开展有效的培养国家意识的教育活动,学校每天都举行升旗礼、唱国歌和背诵信约:我们是新加坡的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立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 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以培养学生牢固的国家意识及各民族一致认同的普遍
理性价值。同时,在校学生都积极参加国家统一安排的全民国家意识周教育活动。新加坡中小学的国家意识教育是成功的,他们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良好,爱国主义深入人心,据1992年11国世界青年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新加坡青年愿意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其比例排在被调查的11国青年的首位。
二、重视个人品德教育
新加坡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为防止新加坡变成伪西方社会,防止青少年变成伪西方人。新加坡在工业化进程中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但新加坡领导清醒地看到,西方社会提倡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东方重视集体利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因而新加坡领导人强调,在技术上学习西方,在价值观上固守东方,并把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种美德视为治国之纲。根据这样的治国思想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价值观就是学校德育的总纲,其德育目标是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忠于祖国被摆在首位理念,新加坡从本国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实际出发,确定本国各种族都能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念这就是融合各民族社会各阶层的。
为了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国家于1979年成立以文化部长王鼎昌为首的一个委员会,调查研究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问题,于1979年5月提交了道德教育报告书,全面反思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公民与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三个方面进行深刻检讨。一是在确立公民教育方向与目标上,强调社会责任感、国家意识的培植是对的,但教育内容和方法过于虚化和笼统,以致往往流于形式,特别是当时由于强调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结果是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演变成为强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使公民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实用化;二是在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养成的同时,对个人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修养则相对忽视,结果导致西方个人主义思想泛滥,人的道德水平下降;三是在公民教育教材上,当时的中小学公民教育教材过于平淡无味,缺乏想象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书中所要传授的观念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薄弱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公民教育大纲,规定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和具体计划,构建学校德育内容体系,包括:1.效忠国家(爱国);2.献身精神(事业心);3.廉洁奉公;4.诚实不虚;5.责任感。
其中,小学实施好公民教育,德育目标为四个方面:一是向学生灌输适合新加坡的东方道德价值观;二是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三是教导学生处世待人须为他人设想的道理;四是使学生明白作为年轻公民的责任。就是在小学阶段注重加强学生的生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辅导学生适应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价值观以及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方面的教育。为达到这些目标要求,小学德育分为六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即从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和全人类。小学一年级是以个人,二年级是以家庭,三年级是以学校,四年级是以邻居,五年级是以国家,六年级是以世界为中心来构建德目。如一年级以个人为中心的主题中有五项目标:(1)展示积极的自觉观念和自尊心。涵盖的德目是自尊自信(2)表现出对自己的认识。涵盖的德目是自尊诚(3)表现出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涵盖的德目是自我责任感、节俭、敬业、乐群(4)在追求生活目标时表现出坚毅的精神。涵盖的德目是毅力(5)认识和表现出正直的个性。涵盖的德目是诚、勇、信守诺言、信任等德目在每项目标里列出具体要求,如在第五项中就有:了解诚实和勇气的含义,并去实践它,实践诺言,不说谎话,不拿别人的东西,没有欺骗行为,了解在任何情况下个人的行为都要合乎道德准则这句话的意义小学整个教材结构体现五大主题,一是个性塑造,二是与家庭的联系,三是对学校的归属感,四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五是以国家为荣并效忠于国家,从个人到世界循序渐进地放射性扩展。
中学德育的总目标是为未来新加坡培养有道德意识的公民。一些专家把它解释为: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高尚之品德,善良之性情,强健之体魄,优良之习惯,爱国爱民之意识及各民族互助合作之精神,以期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之青年,藉以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材。具体目标从七个方面进行培养:培养良好品德;发扬个人潜力;促进人际关系;评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发扬社区精神;加强对文化和宗教的认识;培养献身于国家建设的精神。
根据共同价值观的要求和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中学德育在小学好公民教育基础上,实施公民与道德课程教育,课程标准包括总目标主题目的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评估。总目标前面已提及,主题则包括:(1)五大观念:国家和民族高于集体,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集体支持并尊重每个个体;倡导一致而不是冲突;推动种族宗教和谐共处这些观念是主题产生的基础(2)五大主题:性格品质塑造家庭关系集体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传统未来的挑战这些主题贯穿于中学四年。
目的则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来阐述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需要获得的成果。仅知识层面的目的就列有:知道什么是一个有美德的人;知道做出正确决策的原则;理解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知道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基本的价值,包括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新加坡家庭价值观、
国家管理的基本原则等;知道国家过去的人和事以及和现在的关系;理解国家的压力和弱点,并知道我们国家如何去克服这些问题;知道我们政府管理体系;意识到快速变化的世界对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等十条。
技能层面的目的列有:能运用道德反省和道德推理;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尊敬、移情、关心和照顾;在家庭学校和其他集体中显现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运用团队工作技能等六条。
态度层面的目的列有:接受并采纳美德作为引导他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有接受、开始、利用变化的愿望;尊敬、移情、照顾、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致力于保存国家的种族和民族的和谐;团结并承担对家庭集体和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感;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包括保卫国家;对国家的成就有信心、忠于国家,并为此而自豪等共八条。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营造全国范围的道德教育环境,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全国性的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约20多种,如睦邻周、礼貌周、忠诚周、敬老周、国民意识周、植树运动生产力运动爱神运动等,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服务,以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强化公民与人为善、互助互爱的良好品德。在整个社会推行与学校品德教育内容要求相一致的社会奖励标准,学生参加社区工作,可以获得额外的课外活动分或获得纪念徽章。在政府的推动下,校内也开展帮助别人,对人负责,关怀与分享,合作与健康等活动,包括好朋友计划、关怀与分享计划、清洁环境计划到儿童福利院进行服务等。
有专家比较分析日本和新加坡的学校道德教育,认为日本和新加坡与中国有共同的文化渊源,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日本和新加坡在工业化进程中也都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日本和新加坡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融合、交汇中,正确吸收外来文化,重构本民族共同价值观,发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有效教育青少年一代,这对于我国坚实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道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日本近年来实施教育改革,有两点引人瞩目,一是把二战以后一直坚持的智德体改为德智体,把德育摆到首位。二是改变了一味模仿美国的做法,而是寻求把日本的社会本位与美国的个人本位有机地结合。教育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发挥:一是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培养个性和谐的人;二是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力戒放纵无秩序、不负责任;三是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把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三方面体现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国家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的培养人格因素的追求。新加坡则形成了与其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相适应的,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格局,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新加坡是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东方价值观成功结合的典范。两国的实践表明,道德教育越强调培养民族精神,道德教育就越有成效。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施以人为本,德智体全
面发展,以德为先的教育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以德为先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甚至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照样培养出优秀人才,中国的人才培养关键不在于抓思想道德教育,关键是文化素质,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是硬道理,因而社会盼分数,学校抓分数,老师想分数家长比分数,学生争分数,分数第一仍然是我们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以德为先的思想障碍。我们应该从新加坡和日本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以德为先不动摇。
三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
新加坡是自然资源奇缺的国家,连饮用水都要从临国进口,唯一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前总理李光耀多次强调人的素质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他反复运用德国、日本二战后经济发展的成就作为例子,说明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在于人民素质高。于是,新加坡一
直以培养好公民为己任,将文化建设即好公民的培养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作为好政府 好社会的社会基础。在普及与提高公民的文化程度、科技能力和道德水准方面不遗余力,在全社会实施公民德育训练综合大纲,寻求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确保社会集体福利,尤其灌输热爱自由、真理与正义、尊重基本人权、接受民主生活方式;培养足以发展适应性创造性社会责任与效忠国家的习性和态度以及经济建设的各种能力。这是新加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浑厚思想基础。
新加坡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公布小学人力教育大纲,当基础阶段(小学4年)的学业完结和从初等学校(小学6年)毕业后,就根据学习成绩分班,有的到特别、快速、普通学术、普通技术班级中,实施能力教育。到了1978年小学3年级便开始分班,并严格规定。被编入最低班(单语言班)的学生不能升入中等学校,到了1991年又改为分班工作从4年级开始实施,而且无论哪个班的学生都有升学的机会。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加坡政府更加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以知识为基础、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和强化国民的自我认同。1997年,新加坡政府提出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的口号,2000年公布义务教育报告书,强调要加强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青少年富于批判精神,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减少教育内容。1999年,新加坡学校教育内容与前一年相比削减了10-30%。在信息教育方面,2000年,新加坡197所小学中有191所建立了主页,159所中学中有154所建立了主页。到了2002年平均每两个人配备一台电脑,作业和考试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
新加坡很重视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不停留在一般号召,而是从教科书的教学环节安排和老师教学手册上就做出具体规定和提出具体要求。教科书关于教学环节的规定有五个环节:1.名词意义的发现环节,2.思考环节,3.付诸行动环节,4.进一步探索环节,5.我知道了这五个环节。如新加坡中学公民和道德教育2A教科书中性格品质塑造的建立友谊单元,思考环节就提出3条要求:一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好朋友要忠诚、要懂得移情、要有责任心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文字或图画分别描述或描绘出忠诚、移情、责任心的两个特征;二是用头脑地图的方式提出你的观点、拥有友谊的好处(注:头脑地图是在纸中央写出对象词或句,所有的观点都指向于此);三是列出你作为别人的朋友时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探索环节提出的要求有:在需要访谈别人关于持久的友谊的问题时,请学生设计出访谈问题,包括访谈的要领、访谈后建立持久友谊的策略出现问题如何与朋友相处;列出所在小组得出的关于建立真正持久友谊的好办法。
小学教学也注意要求启发学生思维。小学好公民老师手册为老师提供了多种教学活动方式:讲述、角色表演、讨论、唱歌、游戏、参观、访问(以上多为五年级以下使用)辩论(多为六年级使用)。新加坡小学教学活动一般以情境设置导入,运用设身处地考虑法或文化传递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导入课文。当对一篇课文了解完后,老师会让与文中人物有相似经验的学生谈他们的经历与感想。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就要完成设在课文结尾的两个问题——大家想以及活动册 此时老师一般会让大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答案完全没有固定,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目的在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加坡这种课堂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活动安排,体现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的具体指导,就是在教授道德知识和引导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贯穿道德思维的具体策略。教师比较擅长于课堂活动的组织,在布置学生思考某一问题时,经常会建议学生采用某种思维策略来进行,使学生今后在遇到道德抉择难题时,学会使用思维策略。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