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的岛国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位于东南亚,其地理位置处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人口、是世界海洋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亚洲、欧洲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空中心,这就决定了新加坡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独立后,着力发展转口贸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定技术的劳功力,因而独立后的新加坡极其重视发展基础教育。上苍赋予了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却没有赋予她富饶广袤的土地,也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而新加坡政府一再强调,新加坡幅员狭小,自然资源匮乏,惟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新加坡始终把教育视为构建国家与民族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治上的“社会主义”
新加坡独立之前,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殖民的烙印。独立后的新加坡,迎来了政治上的“艳阳天”——由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建立了新加坡共和国。人民行动党建国之初自称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实行开明的政治,被称为"政治上的社会主义,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在李光耀总理的领导下、新加坡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在李光耀执政期间,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他曾经无数次在各种场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重视发展教育”的接力棒传给了每一代的新加坡领导人。如新加坡第四任总统黄金辉在1992 年1 月6 口的国会演说中指出:“教育是千秋大业,是保持竞争力的基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人人掌握新科技,在千变万化的领域里求生存。”此外、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因此,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这对于统一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度及教育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速列车型”的现代化进程
经过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新加坡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富裕的发达国家,在亚洲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现代化,其速度之快,被称为“高速列车型”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在新加坡独立之初,整个国民经济千疮百孔,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转口贸易,工业及其他行业相当薄弱。面对这种境况,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工业、推行工业化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发展工业、实行工业化就迫切需要大批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但当时,新加坡劳动力素质极其低下,其中小学未毕业的劳动力占63.5%。为此,新加坡政府从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入手,普及中小学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这么说,新加坡的经济与教育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其经济现代化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之路。
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
新加坡人是在近一百多年来由亚洲、欧洲等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的。这种社会有好的一面,即移民富于开拓、创业和探索的精神,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即在人民与土地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很难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缺少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移民的结果造成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复杂社会。据1993 年6 月统计,新加坡有281. 82 万人,其中华人218.72 万人,约占75%;马来人39.94 万人,约占15%;印度人19.96 万人,约占7%,其他种族3.2 万人。新加坡各民族的人大多讲本民族的语言。马来血统的人讲马来语,印度血统的人讲泰米尔语,中国血统的人讲华语。新加坡政府强调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
多元种族和世界移民还给新加坡带来了各种宗教和信仰,其中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据新加坡1990年的人口普查统计,在全国10 岁以上的人口中,各派信教徒约占86%,其中拥有信教徒最多的是佛教和道教,占全国10岁以上人口的53.9%,基本上是华人。正是由于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社会、多种族社会,加之长期受殖民占的统治,所有这些客观的历史文化背景都促使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形成,进而导致了新加坡教育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