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0年1月,新加坡教育部将“课外活动”(Extra Curriculum Activities),给予课外活动更高的地位,以加强各界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评估系统十分完善,家长及学校也从各方面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这些活动中受益。
国内大部分小学和中学也不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所有的大学也都有自己的社团。自从中小学实行“减压”政策之后,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的课外活动明显增多。各地中小学普遍有年度校运会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兴趣小组。但是,很多课余活动还是摆脱不了学科的束缚,,有些学校的兴趣小组只是变相的补课。相比之下,大学的社团活动比中小学就活跃很多。
总体上,国内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不够全面,做乏系统性。
从上个世纪50 年代起,新加坡学校就已开始校园课列活动。最初只是校际体育竞技,后来逐渐扩大,发展成为个完善的系统,包括体育竞技类、制服团体、音乐挥蹈类、俱乐部与社团,以及其他兴趣小组。
课程辅助系统一般分均四人类。
第一类:体育竞技类
羽毛球、篮球、足球、板球、曲棍球、无挡板篮球、英式橄榄球、垒球、壁球、乒乓球、网球、保龄球、排球、水球、皮筏艇、野营、田径队、越野跑、体操、柔道、帆船驾驶、射击、射箭、击剑、游泳、武术、航模等。
第二类:制服团体
男女童子军、红十字、国家军官兵队、国家警官队、圣约翰救护车队等。
第三类:音乐舞蹈类
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日本文化俱乐部、艺术俱乐部、天文俱乐部、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桥牌社、电脑科学俱乐部、创意写作社、电脑游戏俱乐部、电子俱乐部、企业家联盟、摄影俱乐部、辩论社、集邮社、图书管理员、急救社、杂志社、生命科学/历史/数学/地理俱乐部等。
新加坡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参加不同的课程辅助活动。根据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学校应鼓励小学生参加校园里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和初级学院在校生必须参加至少一项课外活动。每个课外活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预先准备的活动内容。每年年底,负责老师会根据每个会员在一年里的出勤、获奖情况和在小组里的职位,进行总体评估计分,以供升学时使用。
初级学院录取新生时会参照中学生在中学四年里课程辅助活动的表现。初级学院在2005年之前有一个PEARLS(Participation, Enrichment, Achievement, Representation, Leadership, Service)积分系统,来总体评估学生在课程辅助活动上的表现,评估后所得的分数会直接影响大学的录取以及奖学金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