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工智能与3D全息投影科技运用到医疗上已成为主流趋势,国立大学医学组织推展多个试验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病例数据,为胃食道癌病患推荐疗程、评估病患跌倒风险,以及使用混合实境头戴设备进行教学和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立大学医学组织(NUHS)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属下研究实验室联盟MIT Critical Data联合举办“新加坡医疗人工智能展”(Singapore Healthcare AI Expo 2020),在本月5日至13日会展期间,预料将吸引超过2000名医生、数据工程师和创新人员等参与线上工作坊、会议和编程马拉松。
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前天在媒体介绍会上,分享近期的研究和试验计划,包括人工智能、3D全息投影和冠病病毒。
当中,可为胃癌、食道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症病患制定医疗方案的人工智能工具“AskBob”,从两年半前筹备至今已完成初步验证研究,明年扩大验证规模,计划从不同国家招募1000名病患,进行为期一年的前瞻性研究。“AskBob”由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和平安医疗科技携手研发。
人工智能通过机械学习分析新加坡本地的100个胃癌、食道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症病例,与癌症肿瘤专家团队的建议吻合度达到96%。
人工智能协助护士
评估病患跌倒风险
国大癌症中心肿瘤外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苏博欣教授指出,一些医院不具备癌症专家团队,无法为病患提供癌症诊断、分期(staging)和管理。另有研究显示,医生每周须花五小时才能跟上最新医疗发展,因此有必要研发人工智能协助临床决定。
不过他强调,医生仍旧是做出最终决定者,人工智能仅为辅助参考。
另一项以人工智能评估病患跌倒风险的试验也将在明年开展,领导这个项目的国大医院护理助理总监西蒂(Siti Zubaidah Mordiffi)指出,护士每天都要评估每名病患跌倒的风险,人工智能不仅可解决这个繁琐的流程,也可进行人手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的复杂评估,未来有望用于其他护理评估。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3D全息投影与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结合后,在医疗领域可有许多用途。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国际医疗设备公司apoQlar与微软一年前展开合作项目,利用头戴设备HoloLens 2和虚拟科技将核磁共振成像或电脑断层扫描可视化,现已用于教学和研究用途。
通过投影和头戴设备,医科学生可在更短时间内了解人体构造,未来也有望用于手术中,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
随着我国从明年起逐步推出5G独立电信网络,研究人员计划开展试验项目,测试这套设备与5G网络的兼容性。
在应对今年的全球大流行病方面,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加入新成立的国际医疗联盟“4CE”,通过医疗管道把所得的数据跟医生、流行病专家和公众分享,其他参与国家有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
国立大学医学组织集团首席技术官严居渊副教授指出,在不到三四个月时间里,全球90多家医院互相协调并整理出完整和正确的数据,而这一般需要多年时间完成。他补充,联盟下来也有意收集疫苗成效的相关资料。
若想了解新加坡留学一年费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专业以及大专生新加坡留学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