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网

新加坡教育部同华文媒体集团等合作 明年中学华文新教材将融入新闻时事

2020-11-13 14:30    阅读量:1689

新闻时事是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素材。新加坡教育部将和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等本地媒体机构合作,根据明年启用中学华文新教材中不同的课文主题,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新闻素材。

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昨天下午以主宾身份在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典礼上作华语致辞时表示,中学华文新教材《华文伴我行》将更着重使用新闻时事内容来丰富学习,让学生认识华文华语的实用性,乐学善用,加强华文能力。

“除了配合语文学习,这些新闻素材也能让学生接触新闻时事,提高媒体素养。我希望学校老师能够好好利用新闻素材,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多元、更广阔的华文学习空间。”

利用数码学习广受学生欢迎,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在发言中谈到,集团旗下学生报和zaobao.sg等平台都在力求加速数码化,以贴合各方需求。教师可以把这些华文媒体平台带入校园内,作为教学辅助。

“媒体报道的是大家生活里的新闻事件,可以通过数码、动漫,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触华文和文化,让他们觉得这是生活里用到,而不只是教室和考试里用到的语言。”

针对合作细节,学生报主编张立励受访时介绍,这些新闻文字素材将放入新加坡学生学习平台(Singapore Student Learning Space)的一个新版块中,内容从《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和学生报等选取。学生也会根据具体的新闻语料,完成指定任务。

今年的冠病疫情迫使教师们在极短时间内改变教学方式。黄循财提及,许多华文教师克服了挑战,适应线上教学,懂得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以捉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使用资讯科技教学的教师也乐于与同事分享经验。


新加坡教育部同华文媒体集团等合作 明年中学华文新教材将融入新闻时事

2020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得奖名单


黄循财:线上教学成为促进师生关系契机

线上教学也成为促进师生关系的契机。黄循财说:“老师通过线上教学更能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也在老师需要协助时成为老师的‘技术指导’,帮助老师解决线上工具使用的难题。”

步入第23年的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前称“全国模范华文教师奖”),旨在肯定及褒奖本地华文教师对华文语文及文化教育所作的贡献。

今年共有10位来自中小学和初级学院的华文教师荣获这一殊荣,他们昨天在新加坡报业中心礼堂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从黄循财手中接过奖座。因安全距离措施无法到场参与的得奖者亲友、同事,以及学生则通过视讯平台Zoom收看直播,并展示亲手制作的标语牌,以示支持。

获奖华文教师有1500元奖金,以及免费12个月的早晚全新数码配套,通过zaobao.sg网站和应用程序,阅读《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内容。

尽管面对冠病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今年的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收到超过650份提名表格,共有来自91所学校的约170名华文教师获得提名。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由联合早报与早报校园(ZBSchools.sg)联办,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协办,并获得教育部支持。

开“火”加入“少”油“炒”菜 创意讲故事法助学生记单字


新加坡教育部同华文媒体集团等合作 明年中学华文新教材将融入新闻时事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获奖者彭芯榆热爱教师工作,利用创意教学,帮助学生爱上学华文。(唐家鸿摄)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记华文字,新晋杰出华文教师创意教学收获好成绩,她认为用心付出,才能让学生爱上华文。

目前已成为高级教师的彭芯榆(33岁)在杨厝港小学教华文超过12年,说起如何帮助抗拒学华文的学生,她认为创意教学是不二法门。

彭芯榆忆述,她的其中一名学生刚开始上华文课时,总喜欢把头靠在桌上,对课堂内容丝毫不感兴趣。与他沟通后,学生告诉她,华文字犹如一堆乱码,根本无法记住。这导致这名学生的华文成绩差,更让他厌恶学习。

面对如此挑战,彭芯榆并未退缩,她决定从较简单的听写开始,尝试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华文字,慢慢进步。“比如‘炒’字,我告诉他,妈妈开‘火’炒了一盘菜,‘少’油‘少’盐。这样记忆的效果很好,学生听写进步显著,也因此受到鼓舞。”

此外,彭芯榆也主动联系家长,传授这一套创意法。在家长配合下,这名学生渐渐开始认真学华文,上课也变得积极。

这样的例子,在彭芯榆的教书生涯中不时会遇到。她总会因此受到鼓励,再接再厉关怀更多学生。“我没算过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工作上,因为作为教师,就要敬业乐业,为学生付出,我享受这个过程。”

受中学华文教师启发

谈到教师梦,彭芯榆说,自己是受到了中学华文教师的启发。“我很喜欢这位华文老师,也希望可以像她一样,做一个能够影响学生,让学生有更好发展的老师。我想,我的老师也应该会为我今天的成绩感到骄傲。”

如今,彭芯榆经常利用学生学习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设计有趣活动,将科技融入课堂,活跃学习氛围。在居家学习期间,她也曾利用游戏的形式将功课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家学习也不会枯燥。

教华文三十载最大心得: 欣赏学生优点给予尊重


新加坡教育部同华文媒体集团等合作 明年中学华文新教材将融入新闻时事

许璇贞:从1980年代教到现在,我能感受到学生华文水平每况愈下。我接受这个社会趋势,但同时相信,只要能凭热忱影响一个学生喜欢华文,这也是成果。今年有一个,说不定日后会越来越多。(陈渊庄摄)


淡马锡初级学院华文教师许璇贞(60岁)是本届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获奖者中年龄最长、也是教学经验最久的教育工作者。她说31年教学资历教给她最宝贵的一课,是要懂得欣赏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尊重。

教学风格“严而不厉”

“师生关系一旦不好,学生会提不起学习华文的任何兴趣。我希望给予学生安全学习氛围,多用正向方式鼓励。我的风格用四个字形容,便是严而不厉。”

许璇贞既教H2主修华文与文学,也教程度较弱的华文B,因此带的是华文程度迥异的两组学生。针对华文B的学生,她会设计有趣话题抓住学生注意力,循循善诱,让他们敢于开口讲,而话题灵感常来自华文报章和《逗号》。“比如我在课件上写‘冠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勾起学生兴趣。他们踊跃反驳说‘这哪里是战争’!初院学生往往已形成个人观点,但受限词汇掌握,有时难以完整表达,我就引导他们慢慢用华语对话,锻炼语感。”

初院学生的应试时间短,备考任务重,许璇贞说,她会在上华文与文学课时,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她的热忱,将他们带入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确保课上就能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适时因应考试纲领传授应答技巧。

因自小喜爱诗词而选择从事华文教育,许璇贞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和很多人一样,我很有教学热忱以及传承华文文化的使命感……科技运用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这时学生就成了我的老师,相互沟通学习,一同进步。和学生交流,也是我教书的动力所在。”

参与校内华文课程改革 让学生摒弃“追分数”想法


新加坡教育部同华文媒体集团等合作 明年中学华文新教材将融入新闻时事

黄嘉慧设计许多有趣的课外专题活动,如带学生参观牛车水,感受早期华人生活历史,让学生实践记叙文细节描写之余,也学习先辈文化。(陈渊庄摄)


华侨中学华文教师黄嘉慧(38岁)自2015年起参与校内华文课程改革。在她看来,改革不仅限调整教材和教纲,也要改变学生“唯分数论”的想法。

“学生要受老师的影响,如果我每次在班上都跟学生说‘你一定要争取几分’,他学华文就是为了追逐分数,其实是被动的。当他有了兴趣、动力和热忱,就会自动搞好他的华文。”

黄嘉慧负责的三个班级,绝大部分是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有能力进行深度探索。她说,学华文不能只是看课本和做练习,要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扮演人物学三国

她在教中二学生《三国演义》时,先通过相关动画和电影勾起学生兴趣,再利用网络互动工具Padlet,在类似布告板的网页发布任务,让学生组团从《三顾茅庐终得孔明》等经典章回中选择一个英雄人物,想象人物在面对挑战时的思绪,并用声音演绎人物内心戏。学生在Padlet张贴文字、照片、录音和视频后,向全班同学发表内容与看法。

“学生发现最大的满足感是来自这些不算分的任务。像《三国》完全不算分,学生还花时间去录音,尝试演出来。”记者听着处在变声期的男生认真扮演貂蝉的声音,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拥有14年教学经验的黄嘉慧在课上不拘泥于只用华文,偶尔也会借用英文词汇,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与积累。

“很多学生早在小六就学习了英文的修辞手法与议论文体,我们在帮他们理清华文的这些概念时,很难避而不谈。用英文更容易融会贯通,避免学生混淆概念。”

“把华文教好是我的天职”,采访最后,黄嘉慧笑着指了指华中钟楼前矗立的创办人陈嘉庚雕像,“不然他会骂我的”。

若想了解新加坡留学本科、新加坡留学大学以及新加坡留学读研条件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

在线留学评估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出国留学时间
计划在国外完成
高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在读学校
在读年级
在读专业
拟读专业
外语成绩
TOEFL
  • TOEFL
  • IELTS
  • GRE
  • GMAT
  • AEIS
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请您尽可能的将信息填写完整 提交评估 重新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