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近日宣布,在今后三年里,将逐步取消小学三年级与五年级、中学一年级与三年级的年中考试。明年开始,小学一、二年级将取消全部考试。
笔者在2016 年为美国亚洲协会(纽约)做过一项五个教育体系的调查——涉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
这些体系,都洞悉新时代社会的挑战,积极推进教育改革,都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而且都回归教育传统,注重德育。但是,这些教育体系,又都遇到同样的改革瓶颈——考试。
这种应试文化,也反映在国际比较里面。
在教育界都熟悉的OECD 主持的PISA 当中,这些“筷子文化”的教育体系,学生知识与能力都非常强,其他地方难以匹敌。
但是也都有同样的毛病: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动力差,压力大,忧虑多,不愉快。
这也就是“应试”文化。
这与相传一千多年的“科举”影响,一脉相承。重视了学习的奖励(功名、分数),而忽视了真正的学问;重视了竞争,而忘记了内涵;重视了后天的努力,而忽略了人际的差异⋯⋯
优良的教育传统,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疾病,所谓“文凭病”(Diploma Disease)。
进入工业社会,这些“筷子社会”的教育, 带来了日本与“四小龙”的经济崛起,也可以说是中国近40 年经济起飞的文化动力。
但是当社会逐渐走出明细格局的工业社会,当学习的内涵成为面对多元多变社会的必需,当学习成为生活的常态,现代的功名(学历)就变得不足够。
传统的考试成为了学习的障碍,应试文化就成为了教育向前发展必须解决的社会病症。
这道理,大家都懂。我们会不断看到华、日、韩社会人们对应试文化不断的、深刻的、精确的批评、攻击、抱怨。
但是如何改变现状?没有多少人能够提出方向。
原因也许很简单:应试文化,并不来源于考试,而来源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要克服,不可能单纯靠教育内部的改革。这就要靠政府,靠统观社会各部门的政府。
韩国教育部早在2015 年就要求全国的初中在三年六个学期中,起码有一个学期不考试——“无试学期”。
这次新加坡就大胆得多, 指出“这是一连串努力的一部分,为了摆脱狭窄地专注分数,也让孩子寻找学习的乐趣(按英文意译)。”
还有意味深长的改革:中小学的成绩报告表,不再允许载入全班的名次,或者是全年级的名次。
新加坡教育部认为,“学习不是攀比(competition)”。同理,初中的成绩表,也不再登出总体平均分;同样是不让学生之间攀比。还有,不允许标明不合格的科目(如加红线或者加黄线)。
新加坡教育部还指出,“要寻找学习乐趣与教育达标之间的平衡”。理由是,新加坡在国际比较中已经节节领先,教育(体系)有相当高的严谨性,因此可以松开(unwind)一点,而不致影响教育体系的表现。
为什么选了小学三与五年级、初中一与三年级?
理由是这些年级的“过度性”比较明显, 或则科目增加,或则要求更加严谨,因而学生需要更长的“跑道”。
新加坡年前已经不再宣传小学毕业试的“状元”,2021 年更会全面改革小学毕业试。
目前的考试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新阶段的教育,可称为“为生活而学习” (或者“为生命而学习”,未看到官方中译本), “是一种价值观、态度、能力”。
看得出,新加坡教育,正在不暇地向前发展。从20 世纪70 年代的几乎纯粹择优的精英制度,到20 世纪80 年代兼顾精英与大众, 到后来的改造薄弱学校,营造新型的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与理工学院(polytechnic), 而且明确为每一位国民创造机会。这也许本来就是每一个政府都应该做的。
在香港,就制度来说,上一轮改革,把三个统考——小六、中五、中七——减成中六一个, 已属非常罕见。
但到了学校层面,就不容易取得共识,也很难一刀切。不过教师、校长以及办学团体,都比较有想法,也有活力去变革。事实上,例如考试不再排名次,在香港许多学校已经实行多年。只要理念通了,教师会很快想出新办法。
类似的变革,当然还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即使是新加坡,也马上有家长表示忧虑:“没有比较,我怎么知道我的孩子表现如何?”这是典型的“筷子文化”——以名次高低代替表现好坏。对于不少家长来说,喜乐完全在于分数高低,孩子学了些什么,其实也许一点都不知道。
新加坡考试的变革,最关键还是大学招生。大学若是只看考试成绩,下面的中学也只好为考试操练题目,中小学的应试文化就难以淡化。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新加坡教育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的网站,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