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增加
最近,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例有增加了几例,微博上的热搜也都是关于新型肺炎的消息!
根据1月19日,武汉市卫健委在官网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情况通报:
截至目前,武汉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愈出院25例,在治重症35例,死亡3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均在接受隔离治疗。
经专家组综合研判,所有病例病情稳定,无危重症。
不只是中国,新加坡也出现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踪影!
国外患者都曾去过武汉
1月18日早上10点,新加坡发现第六起武汉肺炎可疑病例,患者是一名52岁新加坡男子,曾去过武汉。目前正被隔离调查中。
前两天,新加坡卫生部也曾发布文告称,新加坡本地新增两起武汉肺炎可疑病例。
两名病患都曾去过中国武汉,但没有到过华南海鲜市场。
1月16日,一名怀疑感染了武汉病毒的69岁新加坡本地男子,在接受调查和测试后呈阴性反应,证实病情同武汉肺炎无关。
从发现武汉肺炎病毒至今,已有两人因该病毒死亡……
除了新加坡之外,泰国卫生部昨天(1月17日)宣布发现第二起武汉肺炎病例。患者是一名74岁的武汉女游客。因其入境时被发现有高烧和肺炎症状而遭隔离。
在其他国家中,日本发现一起确诊病例,越南出现两起疑似病例。
新型肺炎临床表现
武汉卫生委表示,武汉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干咳,住院患者呼吸困难较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属于轻到中度。
武汉卫生委表示,武汉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干咳,住院患者呼吸困难较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属于轻到中度。
新型病毒难以识别
世界卫生代表高力表示,武汉肺炎中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增殖速度缓慢,样本含量较低,识别是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
但自2019年年底有媒体报道出现病例后,2020年1月11日,中国就已识别病毒,中国对此反应非常迅速,快速研究和识别新的病毒种类。
识别病毒,是应对病毒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识别病毒并建立诊断标准,将会极大提高临床病例上的反应速度。
这种病毒增殖速度缓慢,样本含量较低,识别是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
病毒传播方式
并且,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各位读者应该谨慎出行,注意保护自己!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这类疾病的传播方式!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相互传播。
1.“直接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乃至呼出气体中,都带有病毒,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的感染。患病者或者携带病毒的动物呼出气、嚎叫,同样也有病毒,会导致感染。不过,这需要近距离接触。
2.“气溶胶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大的颗粒会沉积下去。而直径小于2.5pm的颗粒,就会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就会感染。携带病毒的动物呼出气,同样也形成致病气溶胶。
3.“接触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的飞沫,虽然开始是播撒在空气中,但最终会沉积下来,沉积在地面、桌椅、门把手等日常用品上面,还有病人口水、痰液、唾液等分泌物,以及沾染上各类分泌物的手,触摸日常用品,也会把病毒留在上面。
如果正常人的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手就会被污染,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可引起感染,这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现在认为,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在学校、幼儿园。
禽流感肆虐以来,有人提出第四种传播方式:“环境致病”。
既通过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或间接接触动物排泄物、宰杀动物的废弃物致病。我们科室曾收到一位因为处理厨余垃圾而罹患禽流感的环卫工人。
其实,这依然是接触传播,依然可以归结的第3条中。
预防措施
通过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便易于理解其预防措施。
1. 针对冠状病毒直接传播方式的预防措施如下:
(1)需懂得咳嗽礼仪。
无论是咳嗽、喷嚏、流鼻涕,一定要用纸张、手帕遮挡,若无东西可用,可用手遮挡,绝对不能污染环境,更不能对着别人喷嚏、咳嗽。
(2)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尤其是面对面谈话时。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3)对疑似罹患传染性疾病的人,应及早隔离。
(4)不探视疑似罹患传染病的病人。 以上四条是预防直接传播的方法。
最终就是总结为:做人有礼仪,谈话有距离;病人早隔离,探视要少去。
好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情况,小新君就介绍到这里啦,小新君会持续发布关于肺炎的情况哦!
大家若想了解新加坡留学费用多少、新加坡留学行前准备以及新加坡留学流程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