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等,大家已经身在其中,乐享其成,而背后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伴随着便利产生的“副产品”,就是这些软件似乎都能“掌握我们的某一些属性”,比如我们的喜好,收货地址……网络隐私保护对于我们来说已是刻不容缓。
新加坡本地居民Grab帐号遭人盗用
据8视界报道,新加坡本地一名网民申诉自己的Grab帐号遭人盗用,在短短的一天内出现七次交易,损失超过500新元。
这名网民8日在Facebook上表示,一直以来,所有关于Grab的交易都是利用他的信用卡付款,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不过,就在去年12月19日当天,她注册了“无账号卡”(Numberless Card),不料却被不明人士盗用,并且进行多达七项交易。
"事发当天我已经联络上银行,不过银行表示,只有Grab公司有权力拒绝来历不明的交易,之后将款项退回。"
因此,这名网友直接和Grab公司联系。该公司表示,基于安全考量,因此先暂时冻结她的帐号。不过,令她感到震惊的是,当帐号被冻结后,依然出现不明交易。
这名受害者在昨天接受8视界新闻访问时表示,在查阅交易记录后发现,一共有七项交易,都是以新元完成,总额530.70元。根据她所提供的交易记录,这些被不明人士盗用她的帐号付款,交易额介于10新元到131新元不等。
她也申诉,Grab公司似乎没有妥善处理这起事件,继续拖延,直到今天款项都还未退回给她。如今,这名网友已经向警方报案。新加坡警方在接受8视界询问时证实,当局已经接获有关投报,案件还在调查中。8视界也已经联络上私人召车公司Grab,目前还在等待该公司的回复。
近年来,隐私泄露事件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隐私泄露的事情层出不穷,造成的损失也不计胜数。
2018年3月,Facebook上超过5000万的用户信息数据被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公司泄露出去。
2018年8月,华住集团的1.3亿个人信息数据在暗网上公开兜售。
2018年11月30日,万豪国际集团旗下喜达屋集团发生客户预订数据库信息泄露事件。高达5亿的个人信息被披露出去。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01.人为泄漏,防不胜防
对于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基本都有相关个人隐私信息登记表,一旦这些信息表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那么所有个人隐私信息都变成了不法分子谋财的工具。
02.感染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链接、各种APP背后可能都暗藏木马病毒,一不小心点击进去就会造成个人隐私、重要信息泄露。
03.网站存在漏洞
现在很多商业网站及机构都有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网站中43.9%存在安全漏洞,一年或有55亿条个人隐私信息因这些网站漏洞而泄露,而这些漏洞的修复率竟不足一成。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各位读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手机APP需谨慎
在安装应用程序或服务之前,考虑一下这些问题:
应用程序所在的平台是否可靠和安全?
这款应用是否引发了隐私或安全方面的担忧?
应用程序需要什么权限?
权限是否符合逻辑?
2.纸质文件及时销毁
另外,含有个人隐私信息的纸质文件要及时销毁,比如快递包装就是最大的个人信息泄漏源,快递单上包含了个人姓名、手机号码、地址信息等准确度极高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扔掉包装前不要怕麻烦,把这些信息统统毁掉。
3.及时清理手机个人信息
手机内也不要保存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等照片,否则手机丢失后,他人很容易通过这些个人隐私来修改你的各种密码,后果就是让我们损失大量财物。
把重要数据备份后,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或者格式化。
多次存取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者大型文件(如电影、没用的图片等),将手机的储存空间占满。
给手机安装一个“文件粉碎机”,进行全盘擦除,或到正规的手机回收机构或维修中心,请专业人士对手机数据进行彻底销毁。
如果手机有储存卡,尽量将隐私类文件放在储存卡里,换手机时只要将存储卡取出,插入新手机即可。
一定不要将手机当生活垃圾扔掉。
不要在手机里存放重要的私密信息。
解绑支付宝账号:登录支付宝账号→点击账户设置→基本信息→手机→解绑。
解绑微信账户:登录微信,选择“我”→设置→账号与安全→手机号码→选择右上角菜单→解绑。
4.网上问卷调查、链接、二维码慎点
对于各种网上问卷填写等要慎重,这些问卷填写背后非常容易泄漏你的最新隐私。
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击,这些链接绝大多数都携带木马病毒,手机一旦“中毒”病毒就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欺诈你的家人,借此捞得一笔资金,更可能直接窃取你银行卡里的储蓄金额。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各位读者,个人信息要及时销毁!
大家若想了解新加坡留学签证清单、新加坡留学生生活以及新加坡留学研究生专业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