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续,但部分国家疫情已逐渐受控,正逐步解封。继中国后,欧洲各国亦在近日开始放宽封锁措施,让经济活动展开。
意大利:意大利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也是欧洲中最早实施封锁措施的国家。自4月14日起一些书店和儿童服饰店等获准优先重启营业,虽然政府未有特别说明为何要选择这些店铺,仅称“书本是疫情中的必需品”,因此解封。
不过意大利各地区政府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才让地方店铺解封,如拉齐奥区(Lazio)便称为让店铺更多时间准备,决定待20日才让书店营业。
法国:法国已将封锁令延长4周,但称会自5月11日起陆续复课并放宽限制。餐厅须继续关闭,所有大型活动亦会取消至7月中。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4月13日的电视讲话上表示,在5月11日起会进入“新的阶段”。他表示虽然疫情已逐渐缓和,但仍未受到控制:“现在虽有希望但未到宣布胜利的时候。”
德国:德国自4月20日起会逐步解封,其中学校会在5月4日复课,部分商店亦将准许营业,不过商店须遵守社交疏离和进行消毒。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4月15日公布措施时表示,解封要做到慎重小心,警告市民要保持警惕,建议他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州长曾表示,酒吧和餐厅的限制可能会在5月11日前取消。
西班牙:西班牙是欧洲疫情第二重的国家,当局虽然未说明解除封时间表,但已在较早时候让部分行业如建筑业复工。卫生部长伊利亚(Salvador Illa)4月13日表示,现在还不是调整警戒级别的时候,解封只能“非常有限”。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封城和社交距离措施确实起到了作用,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从欧洲到美国一些疫情重灾区的死亡病例逐渐减少,这促使有些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放宽限制措施。
但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警告,解除限制并不意味疫情已经结束,而是标志着抗疫工作新阶段的开始。同时解封之后,人们的生活能否真的“恢复正常”仍是一个大疑问。
丹麦、挪威、奥地利、捷克、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一连串国家已开始或准备开始“解封”。在4月13日重新让30万名建造业和制造业工人复工的西班牙,其首相桑切斯在4月18日亦宣布将于4月27日开始准许未成年人外出。
作为欧洲确诊人数最高的国家,西班牙的复工情况尚算让人鼓舞,局部复工一周后并未见到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的比例有回升趋势,依然每日维持在两、三个百分点左右的较低水平。可是这仍不代表生活回到了疫情之前的节奏:
困难1:“免疫通行证”的想法不现实
目前,新冠肺炎尚未有明确有效、且可大规模应用的治疗方法,不少欧美国家一直寄望于抗体检测,让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人凭借“免疫通行证”(Immunity Passport),即代表该人士已能对新冠肺炎免疫,恢复正常生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WHO流行病学家克尔克霍夫4月17日就特别警告各国不要以为抗体检测是万无一失的免疫标记:
抗体检测将能量度抗体存在的程度,可是这并不代表有抗体的人就能免疫。
同时,要证明有抗体的人,或者有受过疫苗注射的人,到底能否对新冠病毒免疫,也并非易事——毕竟,我们在道德上不能轻易地主动让这些有抗体的人去感染病毒,再看看其抗体会否让他们免疫。
困难2:抗体测试存在特异度
即使有抗体的人都能免疫,抗体测试的特异度(Specificity)也将带来严重风险。
特异度是指实际为阴性的样本中被测试为阴性的比例,亦即是测试能够避免多少假阳性结果的能力。例如,如果一项测试的特异度高达99%,即在100个没有抗体的人中,它只会量度出1个阳性结果。
可是,在一个受新冠病毒感染比率极低的人口中,99%的特异度却可以造成极大的错误。例如在一个1,000万人的城市中,假设当中有1%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而实际上拥有抗体。当我们为这1,000万人进行有99%特异度的抗体测试,当中将有20万人呈现阳性结果(这里假设测试可完全避免假阴性结果),其中10万人是真阳性样本,另外10万人却是假阳性样本。
说到底,抗体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宏观层面上的病毒研究,诸如病毒在某城市中的感染比例等。
困难3:疫苗研发成功仍需时日
疫苗成为人类战胜这场疫情的关键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共有70种疫苗正在研发之中。根据WHO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有70种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发中,其中三种已经进行了临床试验。
WHO的文件显示,3种已进行人体测试的疫苗中,进度最领先的是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和北京的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该疫苗的实验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另外两种分别由美国制药公司莫德纳(Moderna)和伊诺维(Inovio Pharmaceuticals)开发。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3月表示,已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开始其疫苗的临床试验。莫德纳公司在今年3月获得了美国监管部门的批准,跳过了常规疫苗开发需要进行的多年动物实验阶段,可以迅速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而伊诺维公司是上周开始疫苗临床试验的。根据WHO的文件,美国大型制药公司辉瑞(Pfizer)和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Sanofi)开发的疫苗也已经进入了人体临床试验之前的阶段。
虽然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声称今年9月即可生产出至少100万剂新冠病毒疫苗,可是我们也不能对此过度乐观。
当下的全球新冠疫情也对疫苗的开发带来极大挑战。即使某种疫苗有效,它并不能带有任何罕见的副作用。由于新冠病毒疫苗的本意几乎是要为全球绝大部分人口免疫,只要当中有万分之一的人会产生副作用,其影响的人口也将以数十万计。
其二,在新冠疫情逐渐受控或全球各国仍在实施社会疏离措施的情况下,要测试疫苗是否有效将成为一大难题——这并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实验环境,让研究者可较容易量度受疫苗注射者与受安慰剂注射者之间的差异。
更严重的是,新冠病毒未必没有可能发展成像流行性感冒一般的冠状病毒,存在继续变异的可能,导致我们有了疫苗也不可以之为一劳永逸。
WHO特使纳巴罗就表示:我们不是对所有病毒都能够发展出安全又有效的疫苗。对于一些病毒而言,疫苗发展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可见的将来,我们必须想办法在新冠病毒无时无刻的威胁下继续生活。
目前,各国政府的打算似乎仍是疫情将会在最多数个月内过去,而人们的生活很快就可以回复正常。虽然在目前的形势下保持乐观心态并非坏事,不过普通百姓与政府也应该做好准备,去应付“解封后生活长期仍不能恢复正常”的可能:
人们要继续避免社交接触
要在公众场所戴上口罩
要时刻注意个人卫生
公众聚集与各行各业要逐渐虚拟化和远距离化
餐厅可能要作出防疫的新整修
各国政府要专注保持医疗用品的生产与供应、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病毒测试和追踪管控能力
……
这一些“不正常”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无可避免地逐渐变为一种新的正常。取消这些措施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任何国家解除任何封锁限制,都不是疫情的结束,而是防疫新阶段的开始。在下一阶段抗疫工作中,各国应教育人民、争取他们积极参与,以预防和迅速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复发情况。
如今新加坡“断路器”措施(Circuit-Breaker)已进入第15天,初步迹象显示在新加坡社区感染的病例已因此减少,然而劳工宿舍感染群的确诊病例增长仍处于高位:截至4月21日中午12时,新加坡新增1,11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病例增至9,125例。
虽然其中只有20人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但隐藏在人群中未被测出的病例仍令人担忧,民众仍不能放松警惕。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门的追踪显示,病毒在建筑工地传播,可能是导致确诊病例激增的原因。为控制病毒在劳工间进一步扩散,新加坡人力部(MOM)也紧急宣布自4月20日起所有建筑业工作者及其在新加坡持DP准证的家属都必须遵守居家通知条例至5月4日。
就在抗疫关键时刻,新加坡决定延长阻断措施至6月1日!
李显龙总理昨天下午5时通过电视与广播电台发表全国讲话时指出,从目前的疫情来看,新加坡不可能在现阶段完全解除所有阻断措施,让一切恢复正常。
李显龙总理强调,阻断措施已开始有成效 新增社区感染病例已开始下降,并且劳工宿舍病例没有大规模扩散到社区的迹象。一旦成功减少社区传播的病例,就可以进一步做调整,考虑放宽一些措施:
届时,我们将更肯定我国已在对抗疫情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情况也已经稳定,放宽措施时就能更加放心。
李显龙总理指出,很多人会对阻断措施期延长感到失望,尤其是已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和员工。但他希望新加坡人能了解长痛不如短痛,新加坡必须先阻断病毒的传播,才有可能重启经济、迈向复苏。
如果家长和孩子若想了解新加坡留学物品清单、新加坡留学一年花费以及新加坡留学专业选择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