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什么都讲究一个快字,留给人们自由自配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人们没有功夫静下心来品味书籍,特别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大部头,即使买来,也摆脱不了束之高阁的命运。
于是,一批旨在为人们节省时间并提供“干货”的读书产品应运而生。
罗振宇发起的《罗辑思维》,主打“替人读书”,在3年之间俘获了530多万的铁粉。后又推出一款把书读薄的APP。
《罗辑思维》以及各种提取书中精华配上适当图片的公众号像是给书配上了各种调味品,变成一个美味的汉堡,给我们以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安慰——看!我既吞下了一本书的精华,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呢。
然而,读书这件事真的能被替代、被简化吗?那些精简版书籍提供的内容,我们真的能消化吗?
打着“替人读书”旗号的手机应用和脱口秀节目只能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并不能替代个人阅读,难道会真的有人认为旅游攻略能代替人们真正前往目的地旅行吗?
阅读是一种在场。我们现在读李白的诗,尽管前人作了注解,老师又当场解释,但这依旧替代不了文本阅读。所有的介绍、捕捉和诠释都只是部分,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因此,良好的阅读关系应该是建立一本书与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所谓的引领只是提供方向,或者作为拐杖。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来走,书还是要自己去读。
“替人读书”实际上就是一种功利性阅读的产物。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把阅读当作一种工具,“把书读薄”就提供了这样一种便利的方式,贩卖功利的“鸡汤”。
在被一件件事情追赶着的紧迫感之下,为了及时获得某种支撑,喝一碗“鸡汤”也未尝不可。
但有一点要明确,即使是一碗有营养的“鸡汤”,依旧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而人通过阅读获得的成长是具有多样性的。
显然,靠别人来把书读薄是无法获得真正的体验的。
今天我们谈论阅读,实际上与人对文化资本的追求息息相关。
据统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我国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口高达7个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当把阅读看作是一种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行为,剥离传统意识形态赋予它的神秘感、神圣感和仪式感。
因为现在,人可以通过任何媒介在任何环境中进行阅读。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和分享交流的模式。比如知乎这个网络知识分享社区的出现,让大众都能参与其中,不仅塑造了一种分享精神,同样打破了对权威的某种依赖。
秉持着这样的态度,再来看“替人读书”,就会感到它在电子阅读时代的积极一面,它和群体智慧、知识分享、社群交流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了知识的大众化和社会化。
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再是个人化的行为,而是在交流中实现的。你可以把“替人读书”解读为传递二手经验,也可以认为它是抛砖引玉、引起思想激荡的一种方式。互联网触动了人类对群体精神交往的回归。
别人替你把书读薄,把道理讲明,而你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往往是收费的,而它存在的价值也会得到付费用户理性的考量。如果它讲的不对或不好,那么自然会有其他产品顶上,从而形成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
我们要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网络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人类学意义上,形成思想激荡的知识分享社区会将我们逐渐带回鸡犬相闻的村落时代,让思想和见识在日常交流中传播。
多任务的界面和处理更能激发人的创意。同样,阅读模式和阅读体验的创新也是对交互界面的升级,最终孵化出更多的创新理念。
至于谁最终来判断对错、制定标准,应该是人自己。站在这个角度,无论替人读书还是听人读书,都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