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网

莱佛士1819年登陆前,华人早已在新加坡生活!

2019-11-12 16:06    阅读量:4573

我的童年和少年,在中央医院附近的石叻村龟仔山顶度过,时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龟仔山早年是座坟山,山下石叻路口就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华人庙宇恒山亭,建于1828年(道光八年)或更早以前,是19世纪初先辈为祭祀及管理这一带坟山而建的祠庙。


新加坡留学申请材料,新加坡


新加坡最古老华人庙宇恒山亭位于石叻路村口,是新加坡最早的华人义山管理机构。(档案照片)

龟仔山上的古坟,属于恒山亭坟山的一部分,为新加坡最古老的坟山地带,当时山上古坟已多是无人祭祀的荒冢。

在好玩的少年时代,长满乱草的坟山野坡,成了我和童伴们经常活动之地,满山道光和咸丰纪年墓碑的荒冢比比皆是,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乱草之间,有几个雍正和乾隆纪年的墓碑!

当时华文还用繁体字,因为字体相同,我起初老把墓碑上的乾隆念成“ 干隆”(干字繁体为乾),被大人嘲笑纠正,因此印象特别深刻。当时丽的呼声广播王道讲古,说过的吕四娘夜取雍正人头报仇故事,脍炙人口,所以一见墓碑上的“雍正”就懂。

所以上小学前,我已在龟仔山的古坟墓碑上认识雍正、乾隆,及道光咸丰这些“古字”。

这些记忆中的古墓,说明早在1819年莱佛士登陆以前,本地就已有华人移民生活,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可惜这片坟山60年代中期清理时,未留下任何记录。

早期华人移民的记录

有关华人和新加坡的记录,最早见于元朝航海家汪大渊《岛夷志略》,书中记录龙牙门提到的“ 单马锡番”,并称岛上有“男女兼中国人居之”。

近年本地考古发掘,也显示早在宋元时代,新加坡与中国已有贸易往来,故当时有华人落户定居或卒葬本地,亦属正常。

但这些史料,都没有明确的人物身份记录。

黄尧《星马华人志》称早期市区“山仔顶”的山上原有宋代古墓,墓碑刻的是“谢”姓人士;另外1949年在义顺村附近也曾发现明代古墓。

但这座宋代古墓未有其他留存材料佐证,所谓明代古墓虽有墓碑拓片,但据碑文“义叙明考朝元程公之墓”的格式 ,应为反清复明志士之墓,年代可能迟至晚清,非明墓。

近数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本地发现年代最早的华人古墓,为1833 年(道光十三年)的方珊坟墓。

据新加坡南洋方氏总会的记录,那是1941年方姓族人在“新加坡升旗山旁侧的龟仔山墓群中”(又是龟仔山!)发现的,当时已成荒冢,遂由方姓族人出资将它迁葬“武吉知马咖啡山公冢”,2008年再度被发现。

这个记录,已被2012年新发现的两座1829年(道光九年)古墓取代。

它们是武吉布朗咖啡山寻墓人吴安全兄弟所发现,墓主人分别是邱其连、海澄人洪斌老。其年代比方珊墓还早四年,遂成为目前本地发现年代最早的古墓。

1829年是莱佛士登陆后第10年,故无论邱其连和洪斌老二人何时来新,依去世时间,都应属开埠时的第一代华人移民。

开埠前的华人移民

关于新加坡开埠前的华人移民,主要记录有:

一,天猛公的说法。

1819年1月30日,当莱佛士与天猛公签订临时协定后,威廉·法夸尔的副官纽波德上尉问天猛公,本岛上有多少居民。天猛公的官员回答,当时岛上的居民约有150人,有马来人及海人,亦有约30名华人。

这段英国人记录的“150人荒凉小渔村论”,多年来曾是新加坡早年史的金科玉律,近年来学界已多方论证当时岛上人口其实远不止此数。

但即使只依该记录,也证明早在莱佛士到来之前,就已有30名华人移民在本地生活。

二,法夸尔中校(W. Farquhar)的说法。

海峡殖民地政府旧档案《三州府纪录》卷L之11有两则记录,是新加坡开埠后首任驻扎官法夸尔致给莱佛士的秘书赫尔中尉(Lt. I.W.Hull)的报告书。

1822年12月23日的首份报告书说:“皇家山北面的第一座小山是实利己山,……我发现这一部分的西面是一个华人的甘蜜园。……从皇家山的西面一直伸展到大元帅府的旷地,都未开发。但是,在此处的东北面倒有一个华人的甘蜜园,这甘蜜园是我们未来新加坡前便已开拓的。”

1822年12月28日的第二份报告书又说:“天猛公曾把若干地拨给华人及马来人作种植的园丘。这类园地计有20份,都是英国人来此驻扎前拨给的。”

这两份报告书清楚说明,在莱佛士登陆前,已有不少华人在此拓殖甘蜜园。

假设这20块园丘地由华人及马来人各占一半,每块地只颁给一人,则在英国人来此之前,至少已有10名华人在此拓殖甘蜜园,他们已非无分文的苦力移民,而都是园主。

三,《三州府纪录》卷之六记载土地局土地买卖簿册。

这份殖民地官方档案的土地买卖登记,记载1822年5月10日,英国印地安那号船长柏尔上尉(Captain J. Pearl),向三名华人购买史丹福山周围三块甘蜜园,他们分别是,陈源夏(Tan Ngun Ha),园地在山之西面;陈亚鲁(Tan Ah Loo),园地在西南面;王瑞(Heng Tooan)园地在东南面(中文人名皆音译)。

由此可见,当时的史丹福山(后随柏尔上尉姓氏改为珍珠山,Pearl Hill)几乎全部都是陈源夏、陈亚鲁、王瑞三人经营的甘蜜园,而且均于英国人未来之前便已拓殖。

据档案馆前馆长林孝胜从上述华人名字在档案里的英文拼音,推测陈原夏与陈阿鲁是福建人,王瑞为潮州人,他们是目前有姓名记录的三名开埠前华人移民。

但他们在本地生活的时间,仍是开埠前后的清朝嘉庆、道光年间。

清初移民的出现

多年来未能在现有史料中见到任何与雍正、乾隆年间华人移民本地的明确资料,我童年记忆的疑问,始终未能解惑,只能一直留存心中。

没想到答案却“藏”在中国民间的族谱里!

上世纪50年代末,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的学者庄为玑、林金枝、桂光华等人,曾在泉州晋江侨乡收集80部族谱,进行研究。后来学者专家继续收集,于1998年由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出版《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一书,收录有泉州、晋江、南安、安溪、惠安、永春、石狮、德化八县市收集的200余部族谱和家谱。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这些族谱中,发现不少当地人在清朝时期出洋到新加坡的珍贵资料。

最重要的是厦门大学学者李勇,在福建晋江《鳌岱柯氏族谱》所发掘的两则记录:

一,“则美公,……生康熙丙子年(1696)九月廿四日,卒乾隆辛巳年(1761)九月廿二日,住新加坡”;

二,“则盛公,……生康熙乙酉年(1705),卒乾隆庚寅年(1770)十月廿二日,住新加坡。”

上述记录说明,早在康熙、雍正与乾隆年间,两位福建晋江人柯则美和柯则盛,已经在新加坡生活,是目前发现有姓名身份记录最早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人!

若按华人“弱冠南渡”的一般规律,以20岁计算,他们二人约当分别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1725年(雍正三年)来到新加坡。

在另一部永春《桃源东熙王氏族谱》中,还有两则记录:

一,“明助,生乾隆已丑年(1769)七月廿七日,卒乾隆壬子年(1792)八月廿七,葬在新加坡”。

二,“明侃,生乾隆辛丑年(1781),卒乾隆乙卯年(1755),葬新加坡虎亭。”

这两记录,明确写明两名永春人王明助、王明侃,先后于乾隆二十年和五十七年葬在本地,都是属于乾隆年代的古墓。

此外,在50年代收集的80部晋江专区侨乡族谱中,学者也发现乾隆、嘉庆年间,南安、永春地区共有23人到新加坡的记录,其中乾隆年间(1736 -1795)有六人,嘉庆年间(1796 - 1820)有17人;其中有许多就是“葬实叻”。

这些族谱只是闽南部分地区的民间记录,未能代表全闽及粤潮琼等华南各地的历史全貌,但仅此就足以证明,在新加坡开埠之前逾百年,已有晋江、南安、永春人南来新加坡并安葬于本地。

值得一提的是,那名永春人王明侃,他在1755年(乾隆二十年)的葬地为“新加坡虎亭”,虎亭应为地名,但也显示当地应有一座称为虎亭的坟地山亭,说明当时新加坡已有福建人的坟山组织与建筑。

此外,1828年恒山亭新庙落成后四年,1831年该庙前还发生有人被老虎杀害的新闻事件。我童年时就曾听村里老辈说该庙为一“虎穴”,这说明恆山亭周围原是老虎出没的地方,“虎亭”之名,不知道是否就是恆山亭原来的名称?只是年代久远,只能联想揣测,已经难以确定。

华人移民年代提前


新加坡留学申请材料,新加坡


曾悬挂于百年古庙天福宫内的乾隆十年古钟,是本地早年移民文物,现已归中国厦门华侨博物院收藏。(杜南发摄)

1983年本地学者庄钦永在百年古庙天福宮內的观音殿,发现一枚古铜钟,钟上志期为“乾隆十年”(1745年),由于天福宮落成于1840年,这个乾隆古钟的来历也就成为谜团,人们多认为它是新加坡开埠后,才被人带来本地,供奉于天福宫(这件重要文物已于2004年成为厦门华侨博物馆珍藏)。

查道光年间出版的《厦门志》卷一五风俗条,就有雍正、乾隆年间,厦门船舶常到新加坡的记录。记载称:“厦门贩洋船只始于雍正五年(1727年),盛于乾隆初年(1736年左右)”,船舶“外至吕宋、苏禄、实力(新加坡)、噶喇巴,冬去夏回,一年一次”。

这项记载,加上闽南地区族谱中的新发现,确实证明早在雍正、乾隆年间,就有华人来到新加坡从事贸易活动的事实,也就有了定居甚至安葬的可能。

天福宮內的乾隆古钟,及我童年在龟仔山上所见的雍正与乾隆纪年古墓,显然就是部分早期华人移民的遗迹。

特别是自福建地区族谱里的新发现,由于族谱是比家谱更正式的宗族记录,入谱程序十分慎重,可靠性甚高,而且记录不少,互相作证,更可将华人移民本地的确实年代,提早到莱佛士开埠前逾百年。

这项新发现,不但填补一段历史空白,也证明我童年记忆中在本地见过的雍正、乾隆纪年古墓,确实曾经存在。

新加坡留学生们如若想了解高中去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留学学费多少以及新加坡留学申请材料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120 苏ICP备17009794号-33 版权所有:南京课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

在线留学评估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出国留学时间
计划在国外完成
高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在读学校
在读年级
在读专业
拟读专业
外语成绩
TOEFL
  • TOEFL
  • IELTS
  • GRE
  • GMAT
  • AEIS
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请您尽可能的将信息填写完整 提交评估 重新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