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及人们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了。新加坡课程发展署《好公民》教材组主任何子煌先生在1990年道德研讨会的报告中指出,过去道德教育实施的最大缺点是“偏重道德习惯的型铸,而忽略了道德认识的启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直接说教和典范仿习法,遵守德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这种教法对低年级的学生或许有效,但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以独断的方式灌输教条,以型铸成人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缺乏主动思考性的教育法,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过去德育实施的结果,是培养成大部分企求社会赞许的乖孩子”,但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导他们如何在生活中作出道德判断,建立价值观。因此,当他们一旦走出校门,踏人以功利挂帅的社会,失去老师的依靠时,往往会无所适从。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和引进了各种有益的理论,加以创新,建构了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所谓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强化的道德教育,重视德目的教学,以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人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新加坡教育界认为,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有效的。但由于这种方法不重视道德情绪、动机或认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是否有效,则颇有争议。
(2)设身处地考虑法。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一一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注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准则,着重对人对己的一般态度,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呈现道德情境时,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当时的困境中,以扩大学生的道德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来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