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据调查显示,同为60岁的新加坡人和亚洲国家平均60岁的人群相比,新加坡人常见疾病的患病几率是高于亚洲平均几率的。例如:
说到常见疾病,最近很是让新加坡人头疼的一个就是骨痛热症。
骨痛热症是由蚊子传染滤过性的毒菌所引起的。骨痛热症是 一种严重、似感冒的病症。它能侵袭婴儿,少年儿童及成年人。
新疫苗对骨痛热症所有四种血清型(serotype)病毒都有效,但效用不一。
本地流行的骨痛热症病毒为第一和第二型。疫苗对第一型和第二型病毒的有效程度只有50%和40%;对第三型和第四型则分别高达75%和77%。
卫生科学局建议公众在注射疫苗之前,向医生了解当中的利弊。医生也可考虑通过验血,确定公众是否有感染骨痛热症的病史。
卫生科学局医疗保健产品管理司副司长曾清灵副教授解释,目前没有确切临床研究可证明,疫苗对超过45岁的人有多大的效用。
疫苗对于曾受感染者较有效,但整体而言,这个疫苗在临床上无法有效地对抗骨痛热症,也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卫生部不会以全国计划的形式推出疫苗。
1.政府不提供注射的津贴
2.不能使用保健储蓄支付注射费用
赛诺菲全球医学部负责人黄素萍医生受访时说,公司希望今年内能在本地推出疫苗。她拒绝说明疫苗的定价,只说是“负担得起的价位”。
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包括肌肉酸痛和发烧等。
骨痛热症专家团成员、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顾问医生梁浩楠说:“疫苗只对特定群体有益处,例如经常到骨痛热症肆虐国家的人。除了疫苗,我们还是得做好病媒控制,杜绝伊蚊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