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趣闻小贩中心变身爱的大熔炉。小贩中心是新加坡独有的饮食文化特色,汇集了各类的道地美食,是一般人满足味蕾的地方,也是小市民的情感联络站,可谓社会的大熔炉。除了这些,是否想过我们还能在小贩中心内做什么呢?
为弱势年长者办筹款!
这个新颖点子来自一群在新加坡生活的新移民和本地人士,他们在2012年参与了一项名为“Worldwide Feast Singapore”的活动,在一场饭局内,以组别的形式探讨如何把有利于社会的概念融入餐饮中。他们集体构思的“小贩中心聚会”(The Hawker Sessions)计划在十个团队中胜出,而获奖条件就是必须付诸行动去落实。
新加坡留学趣闻化小贩中心为慈善社交空间
12月份的首个周五夜晚,“小贩中心聚会”在麦士威路小贩中心进行第四场筹款活动。在食客热心募捐的当儿,不仅有拍卖会、问答比赛,游戏,还有歌舞表演及按摩服务,顿时将小贩中心转变成别样的社交空间,也让本地食客和新移民产生良好的互动。
小贩中心聚会是个非盈利组织, 10名成员都是专业人士。他们背景多元,年龄层颇广,举办活动纯属义务性质。《新汇点》在当晚和团员们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数小时,同时让部分团员畅谈其背景和参与心得。
铁妮雅:把周五的高消费拿来行善
铁妮雅(Solonia Teodros,30岁)是“小贩中心聚会”的主要策划人,她的背景非常特殊,父亲是埃塞俄比亚人(Ethiopian),母亲是台湾人。别看铁妮雅肤色黝黑,她口操流利的华语,闽南语也了得。铁妮雅出生美国,因母亲的外交官工作,曾在本地居住和求学。波士顿大学毕业后,她在纽约求职,四年前选择再度回到新加坡,只因新加坡让她感觉无比亲切。
谈及“小贩中心聚会”这个原创概念,性情爽朗的铁妮雅说:“星期五晚上是忙碌一周后,放轻松的最佳时刻,一般人会选择到餐馆吃喝或到夜店狂欢。我们想,何不把高昂的消费花在小贩中心,不但经济实惠,剩余的钱还能拿来行善。
自2012年12月以来,我们共办了四场筹款活动,之前三场分别在锡安路、勿洛及中峇鲁的小贩中心举行。合作对象是陈笃生医院慈善基金会,每场为居住在该区的几名弱势老人筹款,帮助他们应付医药开销和生活上所需。令我们振奋的是,每一场的反应越来越好,从当初出席的70多人,到今天这场的150多人,筹到的几千元款项也比预期来得高。”
新加坡充满无限可能性
铁妮雅继续说;“我们在活动之前向小贩们解说宗旨,他们都表示欢迎和支持,有名勿洛的摊贩还提供不少主意和帮忙宣传呢。我们群策群力,希望通过活动把新加坡人和外籍人士,甚至是游客的距离拉近,毕竟行善不分种族和国籍。”
铁妮雅从事社会企业,经营一家顾问公司。她在1995年至2001年就读本地的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United World College of South East Asia),目前持工作准证,有计划申请为永久居民。她说:“比较求学时的新加坡,我发觉现在的狮城更多元化,更具活力。其实新加坡就像一张白色画布,充满无限的可能性。这里发展空间宽阔,也很开通,能接纳和实践不同的点子。”
鲍勃:举家参与,促进凝聚力
原籍英国的鲍勃·葛迪(Bob Gattie)刚满70岁,是组织里最年长的团员。尽管如此,硬朗的他行善不落人后,他时而拿着筹款箱到食客面前,颇有耐性地讲解筹款意义,时而握着麦克风当起游戏司仪,不亦乐乎。
由于年龄的关系,我在组织内扮演Uncle Bob的角色,团员有任何疑问都会向我请教。 鲍勃说。“从过去的几场活动中,我看到小市民很乐意掏出腰包捐款。新加坡人确实很慷慨,充满爱心,这是好事。”
难得的是,鲍勃一家四口皆“小贩中心聚会”的团员。太太南达(Nantha)是新加坡籍印度人,他们和儿子班(Ben)及女儿沙兰达(Saranta)共同经营一家房地产公司。鲍勃表示举家参与活动能促进家庭凝聚力,他同时把其他团员当家人看待。
马绍尔是他和太太的媒人
鲍勃几年前入籍新加坡,他坦言:我在新加坡至今居住了25年,家庭和事业都在这里扎了根,成为新加坡公民是天经地义的事。哈,我早已同化了,喜欢到小贩中心吃鸡饭、叻沙、印度煎饼等道地美食。
我认为我们的小贩中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除了售卖饮食,可以考虑提升为一个类似民众联络所的社交场所,有各类活动让民众参与。这样能确保我们的小贩中心生生不息。
值得一提的是,鲍勃和南达当年相遇于布鲁塞尔(Brussels),南达的上司是我国已故的首任首席部长大卫·马绍尔(David Marshall)。鲍勃笑言:“当时是通过马绍尔认识南达的,他可以说是我们的媒人!”
杜雪敏:只身参与,和外籍团员相处融洽
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杜雪敏(26岁)当时只身参与“Worldwide Feast Singapore”活动,虽然和同桌的团员们素未谋面,因为大家怀着对弱势群体的怜悯,秉持同样的筹款理念,彼此间并没有任何隔阂。
杜雪敏说:“团员们都很友善、随和,非常容易相处。我在“小贩中心聚会”里负责面簿的运作,也经常和赞助商接洽。一场筹款活动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筹备,我们平时都会出来讨论。杜雪敏从事社会企业的传媒工作,她平时和铁妮雅有工作上的往来,从中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由于喜欢接触人群,像“小贩中心聚会”的活动很能让杜雪敏全情投入参与。她说:“自从本地的一些筹款活动发生丑闹之后,令大众失去信心,一般公众在掏出腰包时会比较谨慎。我们拿着筹款箱到食客面前时都会详细讲解筹款的目的,之后也会在面簿公开所筹得的款项。我们尽量做到一切透明化,重拾公众对公益的信心。”
艾莎:多光顾小贩中心融入本地生活
艾莎·琼斯(Ayesha Jones,26岁)是“小贩中心聚会”的最新成员,她在几个月前从媒体报道中获知这个组织的相关消息,于是主动加入。虽然是新手,艾莎做起事来不马虎,她当晚和其他成员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她表示这次的活动让她有所体会,往后还会参与,为弱势群体尽一分力。
艾莎是新加坡公民,父亲是新西兰人,母亲则是新加坡籍的欧亚人。她自幼在岛国生长,念的是新加坡小学,之后到新西兰深造,目前以自由身分从事公关工作。无独有偶,她和杜雪敏曾经是小学同学。
她说:“小贩中心是新加坡独有的特色,也是我成长的部分记忆。现在和英籍丈夫和小孩居住新加坡,我们都非常喜欢本地美食,经常光顾荷兰村的小贩中心。我觉得新加坡近年涌入许多新移民,他们可以多光顾新加坡小贩中心,以便融入本地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