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患者住院时,可能会因为身处陌生环境变得迷惘暴躁,医院因此根据他们的日常作息和兴趣爱好,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调查发现,这样的护理计划不仅能减缓病患的功能性退化,也能让他们的情绪更稳定,改善食量和睡眠品质。
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失智症病房自2015年起推出以病患为本的个人护理计划,包括向家属了解病患生活作息和兴趣爱好,将其融入护理计划中。
医院也会根据病患的思维能力和情绪需求,让他们参与不同的活动。例如喜欢照顾孩子或是烹饪的病患会接受“娃娃疗法”,让他们玩玩偶或模拟煮东西吃。
医学高级顾问医生林诗菁副教授解释,失智症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虽然会减退,但他们保留独特的人格和五官感知。个人护理计划就能通过营造犹如居家的舒适环境以及温暖的社会环境,满足病患的身心需求。
根据医院今年8月至9月间对137名病患的调查,进行30至60分钟的活动后,超过80%的病患会变得更冷静,感到愉悦的病患也从5%增加至超过75%。活动也有助于提高病人的食量和睡眠质量,有62%的病患因此能吃完饭。
过去,44%的病患睡眠时间为四至六小时,如今94%的病患睡眠时间超过七小时。
八成病患在出院时 身体功能不受影响
医院一般也会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束缚失智症病患的行动,避免他们跌到。但在护理计划下,失智症病患能在护士监视下,尽可能在病房自由走动。这有助于减缓病患功能性退化,使80%的病患在出院时身体功能不受影响。
林诗菁副教授说:“失智症病人的需求更高,沟通需要时间,传统的护理计划可能不适用于他们。个人护理计划尽可能维持病患日常作息和习惯,并根据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绪需求规划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陈佳雯(48岁,营销总监)的76岁父亲就接受了这项护理计划。
她描述,父亲今年9月14日第二次中风后,出现轻微失智症症状。他情绪激动,一直吵着要回家,因此被送进失智症病房。经过个人化护理计划,父亲的情绪平复下来,身体机能也逐渐恢复。
她说:“失智症病房与一般病房很不同,医生和护士会以名字称呼我的父亲,也会拿他爱吃的东西给他吃,还会通过音乐和书写名字等活动来增强他的记忆力。医生和护士也在他出院前,教导我们如何照料父亲,例如让他继续进行语言治疗等复健活动。”
林诗菁副教授表示,每年有580名病患参与这项计划,院方正在探讨如何将护理计划推广到整个医院,让更多失智症患者能受益。
若想了解艺术生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留学必备清单以及新加坡留学传媒专业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