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的平衡球让小五生萌生创作灵感,活用简单的材料和科学原理制作玩具,并为之编写童趣故事。创新有趣的作品让他一举拿下今年索尼创意科学奖“WhizKid组别”的第一名。
就读菩提小学的李宗锦(11岁)自小三起就爱上科学,去年也参加新加坡科学馆举办的小小工匠营,学习用简单材料制作手工玩具。这个经历启发他在参加“索尼创意科学奖”(Sony Creative Science Awards)时,创作出名为“The Wobble Topple Park”(意指“摇摆公园”)的平衡玩具。
这款玩具的两个玩家,每人会分得六个大小和重量不一的磁铁模型。游戏中的特制骰子,每一面印有不同模型的图案。玩家轮流掷骰后,须将对应的模型摆到以半圆形泡沫球支撑的平衡铁板上。铁板的边缘代表公园,中间则代表城市。只有当某一玩家的六个模型都成功“进入”公园,才算获胜。反之,若玩家弄翻平衡板,则算失败。
谈及设计灵感,李宗锦透露,他好几次路过健身房,看到人们站在健身半球上锻炼才会突发奇想。“我在想,如果有多个不同重量的人都站在上面,还要平衡它的话,这将是个挑战。”
李宗锦希望借由玩具激发更多人探索科学,像他一样跳脱课堂教学范围,自主查资料,学习新知识。
作为本地最大规模的玩具创作比赛,今年迈入第23年的索尼创意科学奖,共吸引了67所小学、超过3000名学生参赛,收到2390份原创玩具作品。比赛由科学馆和新加坡索尼公司联合举办,并获教育部支持。
培养孩童制作玩具鼓励参赛 41教师获表扬
与李宗锦参与同组别比赛的还有最终获表彰奖、英华附小的邝毅恩(九岁)。他的玩具主要利用磁铁推力,将游戏盘上的“冠病病毒”从起点赶到终点,闯过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安全距离等关卡,让玩家以有趣方式了解如何预防病毒。
邝毅恩说,自己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看到全球很多人在勇敢地和病毒作战,于是也想尽一分力,做出小小的贡献。“小朋友也能从中了解磁铁的推力和功能,和我一样喜欢上科学。”
除了学生,还有41名教师获颁索尼创意科学奖的“蓝丝带”(Blue Ribbon)及“钻石”(Diamond)奖,表彰他们在辅导及培养孩童制作玩具的兴趣,以及推广和鼓励学生参赛方面的贡献。
尚育小学科学高级教师陈华颖(38岁)是获颁“蓝丝带”的教师之一,负责校内玩具制作比赛已有四年。尚育小学今年选派了两名在校内比赛中获胜的学生参加索尼创意科学奖。
陈华颖指出,举办校内比赛的初衷不是为了选拔学生参加全国比赛,而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好奇心,让他们可以在生活中活用科学。
陈华颖透露,学校日后在引导学生设计玩具时还可能探讨融入编程等内容。“小学生未必能创作出高科技的玩具,但起码让他们有个概念,启发有天赋的学生日后进一步发明创造。”
科学馆馆长:制作玩具过程培养创作及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馆馆长林直明副教授说,虽然玩具表面上看来是为了好玩而设计,但它们其实是跨学科发展和教育的工具。制作玩具的过程不仅培养学生创作力,也锻炼他们坚持解决问题的精神。“不可否认,这些技能对我们下一代的生活和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若想了解新加坡理工大学专业、新加坡留学一年费用以及大二去新加坡留学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