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育储蓄金颇具特色。早在1990年,吴作栋就任新加坡总理时就大力推行“教育储蓄计划”。该计划先由政府拨款10亿新元作为启动基金,以后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年追加投入,直至筹集到50亿新元为止。这笔基金通过投资来取得收益,然后再将投资收益分配给每个适龄学生,帮助他们支付教育费用。通过“教育储蓄计划”,新加坡每个家庭,不论贫富,子女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四年级都可获得一笔钱以保证完成普通水准教育,或者参加职业技术教育与训练。如果学生在完成普通水准教育后,其教育储蓄户头中仍有余款,还可以用来支付初级学院和大学深造的教育费用。
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大笔教育基金不断发挥着救助作用,政府每年都将160新元的津贴拨入每个学生的教育储蓄户头,学生们通常是利用这笔钱来支付参加学校辅助课程等费用。新加坡的教育水平较高,但学生的压力也很大,读起书来也很辛苦。每天除了要应付双语教育外,课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辅导班和兴趣班。这些额外的课程都需要收费,一点都不便宜。比如居委会的补习班,补两科每个月要35新元。如果请家庭补习老师那就更贵了,每个月就要150新元,补数学兼教点英文,每个月要280新元;其它的兴趣班,如音乐、美术等,每学期得200多新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销,如果家里孩子多,负担就更重了。
由于当初考虑到政府财力有限,在实施教育储蓄计划时,政府只为每个家庭的前3个孩子提供教育储蓄金。这项限制后来备受争议,一方面是有的家庭第四名或更多的子女无法获得教育储蓄金,不符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的原则;另一方面还因为新加坡的人口开始呈老年化趋势,政府开始鼓励国人多生育,但多子女家庭却又无法在教育储蓄基金计划中受惠。
现在,新加坡教育部开始反思有关政策,新政策一出台,就受到当地人的极大欢迎。家长们说:“这会比较公平。对那些想多生孩子的,在经济上对他们有帮助。”